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王志明:夯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文:陈伟 图:陈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06-20 9434

专访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志明教授

1403140789696308.jpg

  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基础与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学校高度重视基础研究,6月18日,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既是提升我校科研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我校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的战略选择。研究院成立之际,新闻中心专访了执行院长王志明教授。

  记者:王教授您好,能否介绍一下研究院的筹建情况?您得知要担任执行院长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王志明:2013年下半年,学校就开始谋划并在今年3月成立了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筹建工作小组,人力资源部、科研院、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也调研了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工大等国内高校,对他们的同类型研究院的运行方式、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场地和投入等有了很详细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和校内的相关学院交流了意见,征求校内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教师的建议和意见。经过调研,我们对自己的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一流工科需要一流理科来支撑,必须夯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十分荣幸能担任首任执行院长,也深感压力巨大,同时也很兴奋——感觉找到了施展才能的大平台。学校近年来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校、学科拓展和国际化等三大战略,基础研究院就是这三大核心战略的具体体现。基础研究院要走在国际化学术交流的前沿,多学科跨学科发展,成为学校的高端人才集聚地和高水平学术成果发源地。

  记者: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旨在解决哪些问题?近期的建设目标是什么?我们注意到研究院要在相关学科领域开展基础与前沿科学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个“相关领域”是指哪些?

  王志明:“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基础研究水平,提升学术影响力”是学校赋予研究院的使命,也就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我们要解决的,是制约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显著提升我们的基础学科实力,强力支撑工科发展。

  我们希望在近五年,先期以基础力量研究为主,建设一支30人左右的专职学术队伍,形成6-10个研究所,实行PI制,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一批学术论文,使电子科大的名字经常出现在高端学术刊物上,努力扩大电子科大在世界上的学术声誉。

  就现在而言,这个“相关领域”应该是我们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物理学等。这些学科可以说是电子科大安身立命之本,也涉及电学、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等领域的共性基础理论研究。

  记者:高端人才是研究院发展的关键,在学术队伍建设上,您是如何考虑的?

  王志明:的确,有人才能有一切。目前,学院的荣誉院长暂时空缺,我们将邀请对基础学科发展有战略视野、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国际著名学者担任。荣誉院长在国内要有极大的影响力,也要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研究院也会主动出击,激励、吸收有潜力的青年人,培育成研究院的力量。我们将按照学科学术标准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人才,主要是国家级青年人才或同等层次和水平的人才,和已在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正式教职的人才。我们希望研究院成为高端人才引进基地,同时也成为高端人才回国后的缓冲基地——等他们基本适应国内的环境后,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流动到其他更加合适的学院,也可以继续留在研究院。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将世界人才和资源为我所用。我在国外待了十多年,与国外学者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在和他们初步沟通后,他们对研究院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他们的合作关系,也可以邀请他们加盟研究院,为学校发展服务。

  成都的慢生活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和北京、上海等沿海发达大城市不一样。我说服他们来成都不是换个工作,而是接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感觉到电子科大就是到家了。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我们调研了一些国内著名高校。那么我们的基础研究院如何形成特色、打造平台、脱颖而出呢?

  王志明:电子科大有个很好的传统,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好。学校领导班子站在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十分重视学校基础研究的提升。我们也有一批潜心基础研究的老师,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等等。这都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我们希望研究院成为一条激活全校基础研究热情的鲶鱼,和校内各个学院还有国外几所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补充学校基础研究、高水平论文等方面的不足,带动全校的基础研究水平上台阶。

  为了鼓励多出成果、出积累性大成果,我们在管理考核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实行年薪制试点。研究人员实行年度工作交流制度,3年进展报告制度,5年一个考核周期,让他们自由发挥、专心研究学术问题,学术成果将是研究院最重要的评价考核标准,目的在于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学术的氛围。我们初步议定,按照在本学科最高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考核,5年考核不合格者,给1年时间流动出研究院。

  我们鼓励双聘双算,支持研究院与学院协同发展,学院教师学术成果若达到基础研究院目标级成果水平,学校也会有相应的奖励政策。我们也将根据各学院基础研究特点,分类别支持有望达到研究院入门级成果和目标级成果的方向。我已经和几个青年教师谈过,希望他们申报相应的项目,争取早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记者: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研究院如何承担这一使命?

  王志明:基础研究院暂时没有考虑招收本科生,重点是培养创新拔尖的研究生。我们希望利用国际化的师资,以及同时拿到本校学位和国外学位,提高学生待遇等具体政策,留住本校的精英学生和吸引外校的优质生源。目前,我们正在和国外多所大学洽谈,包括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已经和我们签约,为我们的学生培养提供师资、仪器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

  记者:我们开展基础与前沿研究的困难在哪?

  王志明:我想最大的困难还是在观念上,“看重经费、追求大项目”是许多工科学校共有的现象,曾经就有人直言:“你一篇论文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基础研究不受重视,甚至被轻视在国内也十分常见。

  不过,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学校现在既抓大团队建设,又抓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这对学校未来是十分重要的。两条腿走路,两条腿平衡发展。在我们学校现在发展阶段,可能基础研究方面需要更多支持,因为它是我们的短板、弱项。

  我相信,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关心支持下,基础研究院能够克服所面临的困难,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辜负全体成电人的殷殷期望。

人物名片

  王志明,男,1969年10月生于山东。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柏林Paul-Drude-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Electronics进行为期两年的博士后工作,2000年至2011年5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Arkansas材料研究科学与工程中心工作十余年,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王志明的研究领域是工程与材料科学,他长期从事分子束外延材料与器件研究,代表性研究成果有量子点多层有序自组织,高指数面纳米结构控制和液滴外延技术等,其中纳米自钻孔技术和量子点分子生长开创了半导体量子结构研究的新方向。王志明还兼任《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期刊主编《Springer Series in Materials Science》和《Lecture Notes in Nanosca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丛书编辑,并为材料能源和纳米系列国际会议的创始人和组织者。

编辑:旷野  / 审核:旷野  / 发布: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