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光明日报》报道电子科大校训故事
文:光明日报 图:光明日报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10-27 10128

  10月27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第6版“校训的故事”栏目中,以《求实求真 大气大为——电子科技大学引领“信息化”大潮背后的“国家情怀”》为题,报道了我校校训的历史由来、精神传统与文化内涵。

  光明日报讯(记者/李晓东 危兆盖)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2014级新生王晓澜还记得来校报到时,在教学楼前赫然映入眼帘的“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八个鎏金的大字——这就是电子科技大学的校训。

1414382231479620.jpg

  在开学典礼上,他和其他新生一起聆听了师长的演讲和寄语。“站在国家的高度看自己,把个人的选择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这是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对新生的期望,也是对“成电精神”的一种诠释。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成电”),始建于1956年,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多所高校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的。

  电子科技大学从一开始就肩负着为国防信息化建设和民族电子工业培养、输送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光荣使命,被誉为“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和“民族电子工业摇篮”。

  58年前,老一辈成电人在国家百废待兴时自觉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1951年,在美国求学的林为干博士,放弃了在国外“开小汽车”“穿皮鞋”的生活,宁愿回国“骑自行车”“穿布鞋”。1957年林为干来到成电,致力于微波研究数十年,终成一代巨擘,被誉为“中国微波之父”。

  1956年,当年二十多岁的刘盛纲离开了条件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来成电艰苦创业,成为杰出的物理电子学家,荣获世界电磁波科学最高奖“BUTTON奖”。古稀之年,他又将目光转向了国际前沿的太赫兹新领域,被誉为我国太赫兹科学的先驱。

  如今,电子科技大学已拥有九位两院院士、二十位长江学者和十四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求实求真,大气大为”,既是做人的道理,又是做事的准则。“求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就是要在科学探索时追求真理,在教书育人时传授真知。“大气”,就是要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气魄和胸怀全局、包容开放的气度。“大为”,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上作出大贡献。

  立大志、成大器、为国家作大贡献,这是成电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成电人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全面发展,砥砺自己的品行、完善自己的人格、夯实自己的底蕴,把业余做成专业水平、把兴趣做成高端事业,中西融汇、古今贯通,这就是成电人的情怀”。

 


编辑:张娜  / 审核:张娜  / 发布: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