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才培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努力培养精英人才
文:林坤 图:林坤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11-26 5527

  我认为李校长所作的专题报告既有数据、分析,也有思考、举措,尤其是指出了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全面、深入,有针对性。报告提出坚持“以培养行业精英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定位,把本科教育作为学校中心任务来抓,让广大青年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认识更明确、更清楚。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老师,特别希望能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带动一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的改革,校长的报告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

1416969488225648.jpg  普林斯顿大学是我进行博士研究的地方,它被誉为“本科生的天堂”,对此我深有体会。普林斯顿的本科生规模为5000人,生师比为1:6,从教学到科研,学校可以说为本科生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和条件。教授们都要为本科生上课,直接指导本科生,而且始终把本科生培养放在第一位,博士生、硕士生在科研上要帮助本科生。教授通过高年级学生科研项目、假期实习等形式,为本科生提供了很多锻炼机会。我来学校的时间不长,主要结合自己在国外学习研究的经历,谈谈对于本科生培养的感受和思考。

  一是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鼓励跨专业学习,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精英人才,需要知识背景的宽度、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国外很多高校的专业分得没有那么细,专业和专业之间可以互相选课。比如在普林斯顿电子工程系,就专门为非工程背景的文科生开设了一门《光学工程》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这种跨专业学习不一定非要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经历,掌握不一样的思维方法,明白他所做的研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这一点和李校长报告中提到的推进文科通识教育是一致的。对工科学生来说,人文素养很重要。普林斯顿大学非常注重完善本科生知识结构,学校规定所有的文科类本科生必须兼修至少两门科学和工程类课程,而理工科学生也需要兼修相应的文科课程。再举个例子,位于马塞诸萨州的MIT和哈佛大学,学生们可以跨校选课,学分互通。这样,偏重工科的MIT和综合性的哈佛大学就实现了互补。我们学校属于行业特色性大学,文科相对较弱,我在思考可不可以借鉴MIT和哈佛的合作模式来弥补我们的不足,来更有效地满足学生人文知识学习上的需求。

  另外,在实践、研究方面也可以做一些工作。我现在在带学校的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发现有个别创新团队由来自理、工、文不同背景的学生组成,这是很好的。希望老师们能多提供一些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科研题目交给学生去探讨,让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展合作。

  二是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加强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国内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基本都是被动接收知识,确少主动学习。进入大学不再有升学的压力,应该有空间去培养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能力。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不但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多交流,而且还要组织、引导学生去提问题。在考核形式上,国内高校都比较严格,而国外比较灵活。主要是老师提供一个大的题目方向,学生分组去采集信息、分析整理,期末以报告的形式来进行分享和探讨。这些题目难度很大,没有固定答案,有很大的发挥和想象空间,对学生探索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

  李校长在报告里还特别谈到,组织交流能力的培养是精英人才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一点普林斯顿大学做得非常好,它规定国际学生到校之后的第一年必须学习英语,考核的方式就是做学术报告。它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还有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组织协调、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都是成为精英人才的必备要素。我计划在自己下学期开设的《激光原理与技术》这门专业课上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比如将60名学生分成两批,期末以课程设计报告的形式来进行考核。

  电子科大的毕业生不能老是做“螺丝钉”的工作,不能光是动手能力强,没有自己的思想,动脑能力欠缺。我们要培养的精英人才,需要的是复合型的能力。我觉得在课堂之外,从本科阶段开始就让学生更多接触科研项目,是培养综合能力一个很好渠道。一个小项目的设计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选题、技术路线、项目实施、研发手段、资源配置、沟通协调、组织合作等。老师们应该在课程设计、创新项目的选题和指导上多花心思,多为本科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引导本科生从一个小项目开始,完整地体验项目研发的全过程,提高知识技术的集成能力。

  三是鼓励支持本科生多参加国内、国际的交流学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国外高校一周之内通常有很多场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学术交流,既有专家教授的,也有本科生的、研究生的。它的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让学生接触不同的科研方向、科研文化,明白自己做的事情在国际和行业处于什么水平。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兴趣形成、职业规划都非常有帮助。

  加强国际化的交流也很重要。学校要多为本科生提供交换生等各种长期、短期的出国学习项目,让学生多见世面,拓展视野。此外还包括国内高校的假期实习、暑期学校等交流。

  本科生教育和科研是一所好大学又好又快发展的“两条腿”,两者相辅相成。希望通过老师们的探索和实践,为学校精英人才培养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