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学堂】我的暑假多了“学术味儿”和“国际范儿”
——外国语学院2012级学生刘映杉的暑期国际学堂学习收获
文:刘映杉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5-07-31 5107

  今年暑假,学校第一次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学堂”,我也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选择了一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语言与大脑》,希望与国际前沿的专家来一次面对面的“思想”碰撞,也期待着扩展一下本专业前沿领域的学术知识。五天的课程结束后,我发现“知识”只是我收获的一小部分,广阔的视野与对于专业的认知是此次暑期国际课堂赋予我的更为弥足珍贵的礼物。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在《语言学》课程上对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等专业科研方向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平时的学习中,由于资源所限,对这些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不免有“管窥一豹,只见一斑”之嫌。

  外国语学院此次请到的英国Bangor大学心理系教授Guillaume  Thierry 是国际双语认知研究的顶级专家,他在神经、心理、认知上的造诣是国际公认的顶尖水平,在Nature Neuroscience、PANS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了几十篇论文,为我们深入了解学科前沿提供了机会。

  如果说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未来深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此次国际课堂就是让我们提前“打探”了本专业领域的尖端水平,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触电”国际前沿。此前我曾一度对自己专业应用领域的宽广度有所怀疑,也不清楚本科学习的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究竟有何作用。

  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Thierry教授为我们讲授了神经系统、大脑构成、二语发展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并用多个实际操作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心理与语言学家是如何运用他们的知识帮助人类进一步认识大脑,向更为复杂的思维领域进阶的。

  每一天,我都真切地感受到了视野在不断开阔,感到自己所学的语言专业并不止于单纯地掌握一门外语那么“肤浅”,它所包涵的对于人类行为认知的奥妙更是一个“新世界”。总而言之,“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活的东西,对于它的进一步认识永远是无止境的。

  第一堂课上,Thierry教授为我们介绍了认知发展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因为此前我们从未涉猎过有关于大脑构成与磁共振成像等专业领域的知识,而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家纷纷“拜倒”在了夹杂着无数专业术语的英语课堂上。

  外国语学院的高山老师与外教进行了沟通后,Thierry教授非常贴心地放慢速度,专门修改了课件,并用风趣幽默的言辞与循循善诱的生动案例带领我们一步步认识这些新领域。每次讲到重难点时,他也会停下来确认我们是否听懂,并不时给予鼓励。高山老师也趁着课间休息给我们“开小灶”,用中文总结本堂课的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点。因此,虽然课程的难度一步步加深,但老师们及时的帮助与充满趣味性的课堂让我们的兴趣与日俱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课堂上,外国语学院的许多老师也来旁听,这些平时“正襟危坐”地给我上课的老师们“变身”为学生,认真地倾听、学习。因为老师们的专业知识强,他们成为了课堂上最为“活跃”的学生,积极提问,与Thierry教授探讨。

  老师们在课下还询问我们的上课感受,并表示要多向外教学习教学方法。看来,国际学堂不仅是为我们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老师们也趁机更新了一下知识储备。

  这次暑期国际学堂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学科知识,更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我也认识到,国际化视野与全方位思考才是未来的人才必备素质。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这个宝贵机会,让我的暑假增添了一番“学术味儿”与“国际范儿”。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