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际学堂】美国莱斯大学Frantz教授的《模拟计算》课堂纪实
文:余霞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5-07-30 4965

让知识与创造力并驾齐驱

Frantz教授.jpg

  “小时候不想去上学时,我就装病。后来我的母亲过来摸我的额头,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说谎。”Frantz教授坐在课桌上,讲起了自己的故事,这可不是心血来潮。教授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就是一种模拟信号,虽然有时候可能不准确。”这是Frantz教授的《Analog Computing》课堂,在比较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处理在accuracy(精确度)上的差异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授引入了这样一段小故事。

  在Frantz教授的课堂,这样的小故事可是数不过来。一看见坐在课桌上的教授和那和蔼的面容,听到那一口洪亮、充满磁性的美式英语,一个个“跨越国界”的故事就活了起来,令人忍俊不禁。

  Frantz教授的日常着装——大红色的T恤、天蓝色的牛仔长裤,又或是深蓝色的上衣、米色的休闲长裤,这一身充满年轻活力的装扮让人难以察觉Frantz教授已年过花甲。他授课的一贯姿势,不是站在讲台后,而是像个调皮的学生一样,坐在讲台旁的课桌上,从此滔滔不绝。

  一位来自通信学院大二的学生说,“我觉得教授讲课很形象,而不是一味陈述课件上的内容。不过我想要是我的英语再好一些,我会听得更尽兴的。”

  为了尽量熟悉学生,Frantz教授在课间会走下讲台与每一个学生握手、聊天,这让不少学生感受到教授的亲切。虽然有些同学英语交流水平不是特别高,但冲着教授这份热情的劲头,他们也热情地回应教授,甚至有些人开始主动上前询问课程中不易理解的内容。“破冰”行动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成功了。

  中美教育大有差异,其中一点就体现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在中国,学生似乎习惯了绷紧神经默默聆听。为此,教授打趣道,“在美国,要是学生不说话怎么办?”说着,他从口袋中掏出了钱包,“我就用现金让他们开口,畅所欲言。”听到这儿,学生们似乎放松了下来,会心地笑了,终于陆续有学生开始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了。然而,麻烦又来了——“Speak louder(请说大声一些)”,好不容易让学生开口的教授无奈地笑了,在显出教授俏皮的同时,也为中国普遍的聆听式教育模式提了个醒。

  Frantz教授在解释他的名字时,自创了一个词——NFRANTZR。这个词包含了他的名字Frantz,同时它的发音与英文单词Engineer(工程师)类似。教授说,“看来,我生来就注定要成为一名工程师。”作为一名工程师,Frantz教授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creativity,即创造力。教授不止一次说,“我是一个喜欢创造的人。”

  纵观其在德州仪器(TI)35年的工作经历,Frantz教授用勇于探索、无畏困难的精神及真知灼见帮助TI公司成功将DSP技术推广到更多的用户,并帮助他们创造出许多以前无法想像的产品。不仅如此,Frantz教授在DSP技术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拥有相关专利40余项。

  为了更好地诠释creativity这个词,Frantz教授与开设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美国特拉华大学Charles G. Boncelet Jr.教授一起与学生们举行了座谈。在座谈中,Frantz教授解释说,“知识是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智力是能够提出好的问题,创造是能够提出仍然没有答案的问题,创新是能够给出问题的答案,而商业就是能够利用这些答案挣钱。”在他看来,创造力就是做别人都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尽管数年之后回看,大多数人只会说,“你很有远见”,而他们却不曾预见你当初冒着“不可能”时的风险有多大。正如当年无人敢想的探月,不曾预料到的手机、MP3,这些人就是众人眼里的Crazies——疯子。

  “我觉得Frantz教授带给我的不仅是课堂上的知识,他促使我想要看看中国以外的世界。世界很大,目光不能短浅。”一位参与会谈的大二学生深有感触。知识和创造力,在Frantz教授的眼中,是并行的野马,充满着无限潜力。他希望看到越来越多富有创造力的优秀工程师涌现出来。

  不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更不是第一次来到电子科大的Frantz教授不时称赞道:“我觉得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都很优秀,英文都很棒。”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