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深入解读中美关系
文:王宏伟 孙艺文 图: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5-10-10 6482

  10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美国问题研究专家金灿荣教授做客成电讲坛,为师生解读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深入剖析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副校长曾勇出席活动并为金灿荣教授颁发“成电讲坛”荣誉教授证书。

DSC_5466.JPG

  “我们学术界喜欢谈古论今,否则显得没学问,所以我们要从历史谈起。”讲座开始,金灿荣教授用诙谐的语言直接切入主题,为同学们回顾梳理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史。金灿荣说,1844年美国借鸦片战争胜利的余威迫使中国签订《望厦条约》,两国政府间的关系由此建立。此后的中美关系历史中“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难以磨灭的负面记忆,也有飞虎队等美国人民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等正面的记忆,但更多的是像《蒲安臣条约》、门户开放、退还庚款等难以说清的复杂记忆”。谈到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历史联系,金灿荣列举了丰富的事实,从抗战时期迪克西使团,到解放战争时期马歇尔调停介入内战,最后到《别了,司徒雷登》与美国中止官方联系,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娓娓道来。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经历了由敌对走向缓和的过程。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经历了从1949年到1972年23年的敌对期,而后通过被西方媒体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的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从敌对走向缓和。金灿荣用通俗的语言为同学们解释了“中美合作的战略价值高于美国的联盟体系”,说明了中美关系的缓和带给两国乃至全世界的贡献。金灿荣说,中美关系在新时期的合作与竞争中发展,从反映型外交到主动型外交,充分体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努力构建新型中美大国关系,充分体现中国外交的智慧和胆略。

DSC_5440.JPG

  讲座中,金灿荣分析了当前中美关系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状态和问题。他认为,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最大课题,也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中决定性的双边关系;中美双方处于既合作又竞争的状态,双方应努力克服“修昔底德陷阱”,实现合作共赢。

  对于中美双方目前存在的南海、网络、NGO等争端,金灿荣认为中美双方应“保持对话,控制危机”。金灿荣谈到,中美关系未来仍然存在许多挑战:“未来,战略猜疑随着中国更加强大会加剧,挑拨离间会加剧,老的问题(简化为3T问题,Taiwan、Tibet、Trade)理论上还在,同时还会有新问题出现。”他认为两国要通过“议题合作,分歧控制”的方法对这些问题加以控制和解决。“同时我们也拥有一些摆脱‘修昔底德陷阱’的机遇。”他强调,“中美双方应为未来的发展做出共同的努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实现功能性伙伴关系。”

  在提问环节,金灿荣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加入TPP的可能及利弊等。他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更加关注时事,参与时事讨论。

  本次成电讲坛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金灿荣,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是武汉市高考文科状元。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政策。他出版了《中国的未来》《大国的责任》《多边主义与东亚合作》等主要著作,同时是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多个时政栏目的特约评论员。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