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1月5日下午,学校在清水河校区举行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对数学学院“微学π”支教队等88支优秀实践团队、朱德华等894名优秀实践个人、田虎等34名优秀指导老师给予表彰。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团队和个人颁奖。
申小蓉对获得表彰的师生表示热烈祝贺,为同学们的成长感到欣慰。她说,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们都获得了丰富的收获和感悟,并逐步提升了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真正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她希望同学们真正领略社会实践的内涵,明确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学会知行合一,促进自身的成长。她寄语同学们,要牢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社会实践,传递青春正能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青春篇章。
校团委书记张军介绍了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总体状况。今年我校的社会实践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呈现出“内容紧跟社会热点”“凸显国际化路线”“增强社会实践的责任与担当”“开启‘成电梦想室’计划”“打造网络宣传互动平台”“精心组织,体系化建设”等特点。另外,今年的实践内容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社会关爱与公益服务”“社会基层调研”“专业实习实训”等主题之外,新增了“走访校友”实践项目。近200余名同学暑期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10多个城市的校友,搭建起与校友的情感纽带,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表达、沟通与协调能力,对大学生活、人生规划产生积极影响。
据了解,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的规模大幅度提升,拥有社会实践队502支,比去年增长了206%。其中,校级重点团队135支,校级团队305支,全校投入资助金额42万元,资助学生5000余人。目前,学校已建有社会实践基地140个,每年有95%以上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随后,荣获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一等奖的“至微爱心支教队”代表汇报了团队赴偏远山区支教的经历和感悟,表示:“支教是一种公益、是一份奉献,只要能给孩子们带去希望,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荣获都江堰“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特等奖的“生命阳光·生命曙光”实践队分享了他们在帮助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所收获的喜悦与成长,并讲述了如何在调研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验。
荣获“优秀实践个人”称号的吴泊翰同学表示,大家都是在学习与实践的交织中成长。同学们应该坚信付出一定能够带来改变,为社会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他也提醒同学们,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像涓涓细流一样保持社会实践的连续性,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尽一份青年人的绵薄之力。
都江堰团市委、都江堰蒲阳镇党委,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教务处、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团委等单位和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团委副书记参加表彰大会。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