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心理学教授黄菡畅谈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艺术
文:学生记者 李可润 刘啸天 图: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5-12-04 6099

  12月2日晚,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嘉宾、心理学教授黄菡做客成电讲坛,与近千名成电学子分享了《沟通的艺术》。

f5df0428032087202d59e5ad36d42394.jpg

1.jpg

心态:剔除不合理的生活信念

  在谈沟通的技巧之前,黄菡先给现场观众吃了颗“定心丸”。她提到《菜根谭》中的这样一段话:“机动的,弓影凝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气;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但见真机。”黄菡解释说,“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对外界和人际关系的理解、期待以及信念是怎么样的,必然会影响到其在生活中的反应。我们许多人在同样情景中做出不同的反应,根源并不在于客观事实本身,而在于心态。”

  心态之重要,直接影响了沟通的质量,因此,我们首要的就是剔除不合理的信念。黄菡给出了不合理心态中的三个突出点:“必须”和“应该”,糟糕至极以及“全部”和“所有”。

  “很多人认为: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我对你好,你就应该对我好;我爱你,你就应该爱我。”黄菡举例说道。现场观众听到这里都不禁笑了,这样的观念几乎人人都曾有过。这些人们潜意识里常有的认知,正迎合了不合理心态中的“必须”和“应该”。一旦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些观念就瞬间土崩瓦解。

  黄菡说,“人一旦有了‘必须’和‘应该’的信念,如果事与愿违,就会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为此,她特地搬出了生活中总是不绝于耳的话:“你连大学都考不上,你这辈子就完了。如果你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你能有什么成就?”这些观念,常常将人引入误区,走向极端,使人消极待世。因此她强调说:“我们应该剔除不合理的信念,学会和人沟通。”

认知: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

  在人际沟通当中,真正地认识一个人也是一个难题。“你怎样认识一个人,直接关系到你怎么和他相处。”黄菡认为,“如果张三无恶不做、粗暴无礼,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想远离他,而不是亲近他、拯救他,对吧?”从心理学角度上,黄菡给出的解释是,人通常都会达到“知、情、行”的统一,所以认知通常表现在行为上,内心的好、恶、喜、忧就会表现为行动上的亲、疏、远、近。

  在“知”这一点上,黄菡饶有兴趣地聊了起来。在现场,她展示了几幅图画,印证了人的视觉偏差。其中,一幅同时隐藏着老妇和少女的图片令人印象深刻。不同角度,结果相异,现场的你,看到的是老妇还是少女呢?

  “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并不是常识中的眼见为实,这是一个充满了主观性的过程。”黄菡说,“就像有些时候看到的东西不过是我们能看到的、想看到的,甚至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人对自己认知的清醒程度,决定了价值观的走向。而一个人一旦习惯根据自己的经验看事物或者仅凭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就对此人下定义,就十分容易产生认知偏差。由此,黄菡建议,在与人交往时,要给别人多一些机会和余地,而不是武断地只通过一件事、几件事去断定一个人。

586d389b01f6d5dff2aa251bac9a3758.jpg

沟通:学会真诚是第一步

  “沟通技巧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真诚。”黄菡说,“有人质疑说‘真诚’和‘学会’是相矛盾的,因为带有目的地去学会,就不再是真诚的。”何为真诚?黄菡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真诚是指对对方来说是批评性的、否定性的、反驳性的但却是真实的话。如果选择沉默,可能就是对工作甚至人的不负责任。但同时,如果这些话没有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出来,往往会引起误解和冲突。黄菡多次提及,“真诚不能是不假思索地表达自己的感觉。”

  黄菡提到新浪微博的一个围绕“你最不想听到别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这个话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最不受欢迎的一句话是:“我这个人心直口快,刚刚说的话别介意啊。”黄菡说,“你说的话让我难受了,还不许我介意,我介意的话就是我的错,这哪里说理去?”这样一句话,引起现场不少人的点头赞许。可见,一个人不假思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行为对他人的“伤害值”不容小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更喜欢喜欢自己的人,而说真话可能被对方误解是不喜欢自己,所以人们往往对说真话的人有抵触的情绪。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对于这句话人们有一种误解:良药必须苦口,忠言必须逆耳,只有把话说得危言耸听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黄菡认为,“苦口的良药不是真正的良药,真正良药会包上一层糖衣,让人们更愿意入口、吸收和消化。”

  她建议,人们在理智上可能会认为那些逆耳的话是对的,但是却没法控制内心的抵触,要想对方能够接受自己的真诚,要能够学会注意场合,学会修饰自己的语言。

交往:遵循吸引的“四大规律”

  作为《非诚勿扰》节目的资深心理顾问,黄菡常常被嘉宾问及这样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与我合适的人呢?”“邻近律、相似律、互补律、对等律,”黄菡说,“这是人们在交往的时候会遵循的四大吸引规律。”

  黄菡主要解释了邻近律: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和空间距离近、交往频繁的人亲近。而在对待亲子、领导、情侣关系时,应牢牢记住这个规律,长期的不交流能够使感情生疏,交流中断一定会影响感情关系的发展。“所以想要关系牢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交流。”,她这样认为。

  然而,亲密关系也不是多多益善。黄菡建议,在人际关系中多保持等距离外交,而有两种关系是必须回避发展成亲密关系的。

  第一种是工作中与直系领导的关系。人们常常想,如果能够和上级保持一种亲密的关系,被领导所荫庇,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背靠大树好乘凉,一荣俱荣。”对此,黄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可别忘了它们的下半句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树倒猢狲散,一损俱损’。”

  第二种应该避免的是与多个异性的亲密关系。黄菡对现场的大学生们说,“如果已经建立了牢固的爱情关系后,那么就应该谨慎对待与其它异性的亲密关系。爱情关系很复杂,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那么最后带来的是多方的痛苦。”

  她说,人是社会的产物,每个人应该学会处理好每一段关系,把握好交往的分寸,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在社会中怡然自得。

  想要把沟通这门艺术“练到家”,仅凭黄菡与大家分享的这两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精彩的讲座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讲座结束后,众多听众们仍觉意犹未尽,表示获益良多。

  本次成电讲坛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主办,自动化工程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黄菡,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学博士,江苏省委党校行政学教研部教授、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领导研究会副秘书长。黄菡主讲过《管理心理学》、《领导者心理调适》等多门课程。在《妇女研究论丛》上发表学术论文《试析大众传播中性别歧视的成因》、《乡村的目光——农村学生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等文章。2010年6月起担任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嘉宾老师。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