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生选择和认同一所大学,其实是预先回答了“我是谁”这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古希腊哲人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弄清楚这三个问题。这三问,不仅是哲学中“人”的问题,也是一所大学应该首先思考的问题,因为大学是青年人自我塑型和自我形成的地方,是向社会期许未来和承诺美好价值的地方。因此,大学责无旁贷地应率先帮助学生思考这个三问题,并在教育过程之中回答学生。
李校长“关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的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现路径,令人振奋,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精英培养,回归大众,服务于社会,是大学的崇高使命,更是对电子科技大学几代人这一崇高使命的继承和发扬。以下根据李校长讲话,结合外国语学院办学实际,围绕精英人才培养定位谈几点愚见和忧思。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蕴育精英人才成长。要成就精英人才之办学效果,就要明确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要使学生明确知道“我成为谁”,“我要到哪里去”,要以学生成才或培养效果为终极目标。也就是说,效果重于环节,环节推动人才成长。今天,我们的教学管理过程、学习管理过程,似乎每个环节都做到了,有的环节还非常严苛,我们的精力都用来应付这些环节,形式大于内容,学生成长实际效果如何,却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因为对人才终端之效果如何担责的问题,十分模糊,也十分复杂,但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大学之全体责任。法不责众,更何况是一个庞大之机构。生产线上的不合格产品,可以退回,可人不同于物。拿外语人才培养来说,一个学生通过四年学习,他是不是实现了当初选择的专业人才愿望,是不是达到该专业人才所应有的要求,如外语交际能力、外语写作能力以及系统的学科知识等,还是仅仅入了大学,遵循了每个环节,修满了学分,最后成为“毕了业的人才”。就我个人愚见,大众教育重通识,精英教育更重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大众教育造就学生“成人”,精英教育造就学生成为“杰出人才”或具有精英意识的人才。
二、创新课程体系,适应精英人才培养。要培养精英外语人才,就要遵循外语学科的办学和人才培养规律,要实现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要实现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在一个外语人才身上的结合,要在把握语言工具性的过程中含化人文教育。由此,应该反思我们现有的课程内容体系:内容片段化、破碎化和随意性;操作性、技能训练占到接近80%;内容为技能服务;课程体系性不衔接,目标不清楚,特色性遮蔽专业学科属性,不伦不类。由此产生三大后果、引发三大整改:1)外语人才学科定位不清楚,专业兴趣游移,效果指标不明确,不利于杰出专业人才成长,因此应强化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2)仅仅为技能而设计的课程体系,就如有“矛”无“盾”,有驾照无车开,只开花不结果,因此应将操作性、技能性训练r融于内容传达、素养含化和学科培养目标之中;3)目前课程体系只具有指标意义,如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是服务于专业人才“成才”?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此应加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成才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推进课程内容调整,建设由“How to Speak English”向“What to Speak with English”转变的课程内容体系。我们不能让外语教学内容在浅层次上循环,我们的教师们不能在浅层次上经年循环,最后自我矮化,语言用语格式化。我们虽然不能教会学生像奥巴马那样讲英语,但我们可以培养像奥巴马那样运用思维的人。总之,精英人才有各种各样的,但精英人才一定是有内涵的。大学中的外语专业应该培养“精通外语的精英人才”,不是培养“没有内涵的外语人才”。这是大学院系外语学科人才培养体制与新东方语言培训方式的本质区别。
三、创新人才培养评估体系,适应精英人才成长效果评估。要培养精英人才,反思和调整现有评估机制非常迫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成才为目标”,重在成才效果,重在学生“成为谁”“到哪里去”。这一目标对学校、教师要求特别高,心理压力特别大,因为这意味着教与学之间无间隙的接触,无间隙的全员投入、无间隙的关怀。这不仅仅是规定教授每周在指定时间与学生面谈所能完成的,或循规蹈矩,完成教学各环节,做到无教学事故了事。“以学生成才为目标”,就是要把老师的日常意识变成日常责任,时时牵挂,萦于心际。教师就如参加大赛的领队,直到最后一刻,方才身心委地。优化生源,减少师生比,小班授课,是完成学生成才的路径,同时还要有若干系统路径,如创新目前的评估体系:建立以学生成才为依据的路径体系与综合效果指标,如课程内容体系、教/学环节(硬性与灵活结合)、资源体系、教学团队;建立以学生成才为目标的“一体两翼”的培养机制和评估机制(学生选、育、评一体化),教师个体(遴选、考核、评价)和教学团队(团队考核个人);采取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评价和测试办法——内部评估指学科体系评估,教、学评估,课程和课程内容评估;外部评估指学生外语水平认证评估、行业用人评估、国际化水平评估等。
四、建立全程导师制,落实全员育人成人。建立全程导师制,形成贯穿四年的学业指导、科研训练、成人成才“三位一体”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制度;形成教师团队与学生班级相融合的团队式教与学模式;形成学生(思想工作)与教学一体化的学业、成长、成才体系。从2013年开始,外语学院在全体本科生中落实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业过程、学业规划发展、成人成长等进行指导。接下来,学院将实施班级教授导师制,专业教学团队责任制(探索中),基于“基础、提高和发展”的大学外教学团队责任制,以及已经实施并取得显著效果的指导各类外语大赛的“外语实践教育团队”等。
五、学、研、训一体化,思辨与运思中成长。建立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研究方法论课程群、学期论文、学年论文、科研训练等一体化研训机制,培养方法论的思维模式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根据本科学生毕业走向(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进行差异化的论文或毕业环节训练等;实施“外语写作课程”贯穿四年不下课,培养学生规范写作,独立思考,考量心理变化历程。今天的大学生们,似乎并不缺乏知识,一键网罗天下,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我们只需要知道“what it is”,而不需要知道“why it is”,可这恰恰指出了我们大学在当今的使命:更应该去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从相似性、类似性和模糊性中,去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据观察,大多数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都具有类似性思维、联想性思维和关系性思维等特征,能从两件表面上毫无联系的事情上发现其关联性,一般被人戏称为“发散思维”。其实是他们省略了线性逻辑,而直接地领悟到了其内隐逻辑。人们常说,有些人无学历却能干大事,如知名企业家,而那些搞量化经济学的却并非能够对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也没有成为企业家。问题的关键是,做出的固化数学建模,尽管来源于经验观察所取得的数据分析,却永远也取代不了直观洞察力、类似性思维、关联性思维以及想象力,而后者的所有者就是创新性人才。
六、“学科内培养,学科外发展”。人们常讲,育人者应“授人以渔”,要育人者授人可以临深渊而渔之的本领。“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是对操作型人才和适应性人才的暗喻式诠释。李校长讲,当今社会发展,产业更新,变化快于规划,今日就业明日失业,我们的教育应为学生的第二次转岗打下基础,这话讲得简单却深刻,说出了一个教育家“道术合一”的崇高信念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责任感和发展观。大学既要培养满足社会行业阶段性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又要使学生具有应对变化挑战、掌控变化的适应性人才。前者是学科内培养,后者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厚基础、宽口径,以培养学生的持续再生产能力。前者是培养学科专业精英,后者是造就具有精英意识的商界精英、政治精英和社会贤达。一言以蔽之,培养精英人才,以造就学科领域大师、专业方向领军人物和行业界翘楚,而培养具有精英意识的大学生,则惠及全体学生之终生和全社会,这或许就是我们对大众中的精英教育的最好诠释。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