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都商报讯(记者 王冕)“莫扎特效应”源于1993年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劳舍尔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里提到的实验结论:听莫扎特K.448号乐曲能够改善人类的空间推理和记忆。实验中播放的莫扎特K.448号乐曲即《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81年,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然而,“莫扎特效应”是否存在、具有可靠性,一直被科学家们争论至今。
有人认为胎教听莫扎特钢琴曲,孩子能更聪明。想知道这是否正确,最好去咨询电子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尧德中。尧德中及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大鼠和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反向莫扎特音乐显示了负向作用。这项研究论文《莫扎特、莫扎特的节奏和反向莫扎特效应:来自行为学与神经生物学的证据》,被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科学报告》上。
听莫扎特音乐 空间记忆能力相对较好
在过去4年里,尧德中研究团队挑选了60个没有接受过正式音乐训练的大学生,将他们随机分成3组。“在6天时间里,在固定的房间,固定的时间段,1组大学生每天听半小时莫扎特,1组大学生每天听半小时反向莫扎特,还有1组大学生什么也不听。”团队成员夏阳教授介绍,反向莫扎特是把莫扎特K.488号乐曲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
参与者听音乐前后,会接受折纸剪纸实验。“是让他们看图片,在头脑中来折和剪。”夏阳说,图片用虚线呈现折纸或剪纸的轨迹,这里“对折”一下,那里“剪”一个半圆,最后给出一堆花样让被试者来选择,哪一个是经过上述折剪后形成的花样——这是考验他们的空间想象和认知能力。
结果发现,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一组表现比不听的好,不听的又比反向听的好。
教授特别提醒 胎教音乐没想象的神奇
对大鼠的实验结果与大学生的实验一样:听了莫扎特音乐的大鼠任务完成也比其他两组好。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莫扎特音乐的节奏或音高成分,发现保留莫扎特节奏成分的音乐可产生与莫扎特音乐类似的效果;而仅保留音高成分的音乐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节奏成分可能是“莫扎特效应”的关键因素。
夏阳说,这些实验结果均支持“莫扎特效应”的存在。“进一步研究音乐节奏的实际应用,可能将为癫痫、小儿多动症、中风等神经功能异常情况,提供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夏阳强调,“莫扎特效应”主要是指聆听莫扎特音乐或类似音乐,可以提高被试对象的空间记忆能力,但并非听了莫扎特音乐后,所有的认知能力都可以提高。
研究团队还发现,长期接受音乐训练的儿童,除音乐表现更好外,数学与语文成绩均无明显差异,只有外语略有优势。因此,尧德中还半开玩笑地告诉学生:“敬请现在的母亲们和未来的母亲们,千万不要盲目把胎教音乐的作用想象得那么神奇!”
莫扎特效应证明者尧德中
29岁提教授 精通脑波音乐
研究“莫扎特”的尧德中凭着过人的天分和不懈的努力,分别在19岁、23岁、25岁时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进入电子科大工作后,29岁被提拔为教授,曾是该校最年轻的博导和最年轻的学院院长。现在是电子科大生命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他还是一位“音乐家”,只是弹奏的乐曲是“脑波”。他发现脑电信号与音乐具有共同性。把一组脑电信号翻译成一组旋律,可在计算机上播放。
他曾陶醉地告诉学生,由于大脑在不同精神状态下的脑波特性各异,脑波音乐会随之变化。如:癫痫病患者的脑波音乐听起来“杂乱”无章,时不时有突如其来的简短高音;老年痴呆患者的脑波音乐像一条宁静的河流,转换成古筝曲,显得荡气回肠。
夏阳教授介绍,在口腔治疗中,把被治疗者的脑电信号转换成脑波音乐,发现听自己脑波音乐的人,其疼痛指数明显低于不听的人。
报道链接:
http://e.chengdu.cn/html/2016-01/29/content_553470.htm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