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纪事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纪事】成电的筹建和诞生
文:校史办公室 图: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6-03-02 11207

  开栏语:悠悠六秩风雨,漫漫征途如歌。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电子信息高等学府,电子科技大学即将在今年九月迎来六十华诞。为了更好地展现学校的办学历程,增强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学校网站将开设“成电纪事”栏目,定期刊登校史故事,让读者更好地感知成电历史中那些鲜活的瞬间和动人事迹。

学院首届开学典礼.jpg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首届开学典礼

  一、中央钦定,两部共建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新中国建立以来规模宏大的国民经济建设,一批电子工业工厂相继在北京、南京、成都、绵阳建立。西南被确定为我国无线电工业基地,并以成都为中心。国家急需大量的无线电专业人才。一九五六年新华社报道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电子管制造厂在北京诞生时有这样一句话:“我国虽然还只有这么一个电子管厂,可是他们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仍然很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1955年3月,高教部党组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在向国务院报告《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一九五五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中提出:“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成立无线电工程学院。”当时中央政治局领导人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等都看了这份报告并作了批示。周恩来总理在交通大学迁校会议上讲话中说“……无线电调整到成都,因为西南是无线电工业基地,不是调整早了,而是调整晚了,注意晚了。”

  在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过问下,1955年6月,国务院正式决定在四川成都建立中国第一所电子工业大学,并正式确定由中央高教部与第二机械工业部负责新院的筹建,由高教部负责配备师资,二机部负责行政干部。经两部党组协商,并报请国务院批准,组成了“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  

  1955年7月21日至28日,在北京二机部会议室,召开了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由徐思铎(二机部技术司副司长)任筹委会副主任,黄席椿(交通大学教务长)、冯秉铨(华南工学院教务长)、陈章(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主任)、周玉坤(交通大学电讯系主任)、高峻(第十局副局长)任筹委会委员。筹委会讨论了成电的筹建方案,校名、建校基础、三校搬迁和学制问题,专业和组织机构的设置问题,苏联专家的聘任和师资问题,教学计划、图书、设备的问题以及新校的基建问题。决定以原有南京工学院的无线电系、华南工学院和交通大学的电讯系为基础,将南京工学院的无线电工学和电真空技术两个专业,华南工学院的电信电报通信和无线电通信及广播两个专业,交通大学的电话电报一个专业,以及三校应调专业所属的二、三、四年级学生和全部师资调出内迁成都。

  1955年9月6日,高教部发文确定校名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成电”。

  二、成电速度,九月开学

  创建成电,首要的工作是选择校址。早在1955年7月18日,筹委会即派博文、张恩元、傅远林3人到成都联系选择校址。经与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建委研究后,于7月30日由成都市建委按照成都市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4个校址选择方案。1955年10月底,二机部派王士光、徐思铎前往成都,会同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及施工单位的代表,组成选址小组,按照四川省委的指示,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多方比较和考虑,认为府青路以西地区比较经济合理。1956年初,在国务院、国家建委的关照下,二机部党组再次派十局王士光副局长偕同苏联专家到成都,与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召开专门会议协商后,于1956年2月4日,正式决定“在成都市郊东北角府青公路以东、沙河以西的保和乡修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校址确定后,筹建工作紧张展开。中央要求,成电必须在1956年9月开学,也就是说筹建工作必须于1956年9月前完成,中间只有短短的7个月的时间!在干部十分缺乏和筹建工作十分分散、交通联系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要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一所新的大学,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成电筹委会提出了“一切为了九月开学”的响亮口号。

  筹委会成都基建处,依靠省、市政府,与承建单位建工部西南第一建筑公司第三工程处密切配合,于1956年2月完成了教学主楼的钻测和现场准备,3月11日宿舍区工程全面开工,4月11日教学主楼破土。教学主楼长223米,宽75米,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是当时成都市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

正在施工中的主楼.jpg

正在修建中的主楼

  为了保证九月按时开学,甲、乙双方全力以赴,施工紧张进行。五六月的成都,适逢雨季,成都市政府下达了“不准停工”、争取开学前全部工程完工的命令。施工单位采用三层以上铺帆布,三层以下搭席棚的措施,保证雨季工程的进度。随着工程的推进,原材料的供应日趋紧张。每天仅红砖就需要5万多块,当时成都附近不能生产红砖,所有用砖都需要从内江等地运来,一时供应不上。为了解决急需,省市政府决定拆除市和附近县份的城墙取砖,教学主楼的底层就是用成都市和附近县份的城墙砖叠砌起来的。

  8月,基本建设已初具规模。9月开学前,共完工了眷1、眷2、眷4、眷5四栋教职工宿舍,单1、单2、单3三栋教职工单身宿舍,以及教职工食堂。教学主楼两翼已竣工,中部还在继续施工中。

  开学日期临近,主楼中部还在继续施工,学校道路还未平整,一遇雨天校园满是泥泞。虽然教学、生活和工作条件还十分不便,但1400多名新生和300多名老生还是于1956年9月17日按时开课了。  

  成电的按时开课,是一个奇迹,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线电设备系教授吴兴吾教授在《参加开学典礼后的一些感想和建议》一文中,道出了教职工共同的感受,他说:“一年前这块土地还是一片农田和坟堆,筹建时间不到一年,基本建设的设计和施工总共不过几个月,一定要建成五万多平方米校舍和完成筹建和搬迁工作,即使在沿海的大城市,也困难重重,然而在地处西南的成都。我们如期完成了任务,这与解放前旧中国高等学校建设相比,真是一个近乎难以置信的奇迹,这也显示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在我们新学院每个角落里,都可以看到或听到一切为了教学工作,大家都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就是共同为建设一个无线电新基地而服务,为改变我国无线电工业落后面貌而奋斗。目标如此明确,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愉快的。我们建校工作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