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纪事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纪事】建国初期院系大调整与成电的创建(下)
文:覃庆国 图: 来源:档案馆 时间:2016-05-11 11774

1955-1956年的院系调整:诞生新中国第一所电讯工程高等学府

  1955年在修订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中央提出高等教育建设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必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相配合。学校的设置分布应避免过分集中,学校的发展规模一般不宜过大。高等工业学校应该逐步地和工业基地相结合。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高等教育部考虑到我国高等学校过于集中在少数沿海大、中城市的状况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便决定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为此,高等教育部拟定了1955—1957年的院系调整新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较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该计划的具体设想是,在1955-1957年的三年内,共迁学校5所,新建学校17所,改变学校性质1所,撤销原校名5所,实际增加高校12所。当时,决定1955年开始基本建设,1956年进行调整建校的有4所高校,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正是其中之一。

  1955年6月29日,高等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成立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通知中指出,根据中央指示:高等教育建设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及国防建设的要求,必须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计划相配合。所以,全国高等工业学校的院系、专业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为了集中力量培养电讯工程方面的技术干部,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部部与第二机械工业部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并经国务院批准,于1956年由第二机械工业部负责筹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决定将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学、电气真空技术、无线电通讯及广播三个专业(经查证,无线电通讯及广播专业与无线电工学专业应为同一专业,所以实为两个专业),华南工学院电话电报通讯、无线电通讯及广播两个专业,及交通大学电话电报通讯专业调整出来,加以合并,成立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其中,华南工学院和交通大学将上述专业1955年所招学生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改学电讯制造方面的专业。

交大(上海)电讯班男生赴蓉前合影.jpg

交通大学(上海)电讯班男生赴蓉前合影

迎接华南工学院来蓉师生出站.jpg

迎接来蓉师生出站 

  1955年9月14日,高等教育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联合发出“关于筹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方案”的通知。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校名及领导关系。校名定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由第二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2)建校基础。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建立,以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及华南工学院、交通大学两校的电讯系为基础,将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学、电气真空技术两个专业,华南工学院电话电报通讯、无线电通讯及广播两个专业,交通大学电话电报通讯专业调整出来并入新校。各校各有关专业学生一律调入新校,1953及1954两年级各班仍按原教学计划执行;1955年招收新生全部按新校所设电讯制造各专业教学计划培养。(3)专业设置。1956年先设下列四个专业:无线电工学、电气真空技术、无线电零件和绝缘材料制造、有线电通讯机制造。(4)学制。自1955年起,所招各班学制一律为5年,其余原有各班仍按旧学制执行……(9)调入学生与招生计划。由各校调入学生计901人,1956年招收750人。(10)师资来源。专业课师资由各有关学校原有专业课师资(除其中一部分支援北京邮电学院外)调入新校;公共必修课、基础课、基础技术课讲课教师(包括已开课的助教)除由华南工学院负责支援一部分外,其余所缺讲课师资,由高等教育部与第二机械工业部共同研究另行解决。(11)干部来源。行政干部均由第二机械工业部负责配备;各校有关系办公室职员、系所属教研组及实验室内教辅人员与技术员工均随系调入新校。(12)设备和图书。各校调到新校去的系或该专业用设备和图书,应随专业调整到新校。

  1956年3月,高等教育部制定“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师资调配方案”,分别发往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华南工学院,希望三校正式公布,并遵照执行。

  1955年6月,第二机械工业部成立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筹备委员,由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技术司副司长徐思铎负责筹建工作,成员包括: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主任冯秉铨教授、交通大学有线电系主任周玉坤教授、交通大学副教务长黄席椿教授、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主任陈章教授,并抽调南京工学院刘树杞和李嗣范两位讲师、交通大学林劲先讲师等去北京担任具体工作。11月,第二机械工业部七局局长吴立人调到筹备委员会,主持筹委会工作。筹委会下设教学设备小组(由交通大学黄席椿教授和毛钧业副教授负责,成员包括交通大学毛钧业、陆世昌,南京工学院莫纯昌、钟祥礼,华南工学院黄嵩如、胡忠谞)和图书资料小组(由华南工学院童凯教授负责,成员包括交通大学的许德纪、刘锦德、赵国南、张有正等),分别负责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调拨与订购等工作。1956年,三所学校也分别成立了院系调整分会及教务、图书、设备、总务、组织、秘书、招生等工作小组,动员广大教师参与新校筹建及搬迁工作。

南京工学院赴蓉师生留影.jpg

南京工学院赴蓉师生在母校留影

  正在新校加紧建设、三校调整分会紧锣密鼓进行撤迁之际,南京有关大工厂向江苏省委反映,认为把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撤离南京,势必使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厂校合作破坏无遗,对教育和工业发展均极为不利。江苏省委据此派专人赴上海向正在上海视察工作的周恩来总理面呈省委意见,要求留下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周总理听取省委意见后即表示返京重新研究解决。1956年7月中旬,由国务院指令交通部拨出的专船将从上海启碇,先载交通大学师生,途经南京,让南京工学院师生上船一同入川。同时,南京工学院师生的行李什物,已送集下关码头驳轮,由于台风袭击,延迟未发。此时,南京工学院院长接到高等教育部加急电话,通知无线电系人员暂缓启程,听候处理。随后,高等教育部会同第二机械工业部邀请三校院长聚焦北京讨论善后,经周总理批示后,做出三条决定: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留南京停迁;调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15名教师去成都支援新校;南京工学院已运入川的设备,除有线电部分外,其余全部运回南京。

  1956年9月17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正式开始上课,9月29日,学校隆重召开首届开学典礼,标志着新中国第一所电讯工程高等学府正式诞生。

名师云集,助推学院快速发展

  1952-1953年的院系大调整,使华东、中南地区电讯工程教育的师资力量集中到了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华南工学院,实现了电讯工程教育师资力量的第一次整合。1955-1956年的院系大调整,虽然南京工学院仅支援了无线电系的15名教师,但新建立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仍然集中了上述地区绝大多数电讯工程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实现了师资力量的第二次整合。

  从1956年暑期开始,三校相关系科的师资陆续内迁成都。至1956年9月,交通大学电讯系有教授7名、副教授2名、讲师12名、助教3名抵达学校;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有教授8名、副教授8名、讲师9名、助教8名抵达学校;至1957年1月,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7名、助教8名先后抵达学校。1957年,还有华南工学院林为干教授、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蒋葆增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姜友于教授、北京航空学院的柳瑞轩教授等也陆续到校工作。

  建校初期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至1957年底,学校在电讯工程教育方面有教授18位,包括交通大学电讯系的张煦、陈茂康、陈湖、吴兴吾、周玉坤、许德纪、黄席椿等7位教授,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的林为干、龚绍熊、童凯、吴敬寰、张铣生、童子铿、洪道揆、黄亦衡、唐翰青等9位教授,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的王端骧教授,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蒋葆增教授;副教授8位,包括交通大学的刘侃、毛钧业2位副教授,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的顾德仁、张宏基、唐棣、张志浩、徐秉铮等5位副教授;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的沈庆垓副教授;讲师30余位。而据1955年7月统计,三所学校电讯工程方面共有教授27名、副教授11名,而集中到我校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了三校总数的62.9%和72.7%。此外,学院还有2位教授、4位副教授、17位讲师执教基础课,他们分别是来自第四军医大学的姜友于教授(数学),北京航空学院的柳瑞轩教授(俄文)、华南工学院的罗绍伦副教授(马列主义)、冯志超副教授(物理)、杨名理副教授(化学)及来自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许启敏副教授(物理)。

  1956年底,学校有在校生1835人,包括:来自华南工学院无线电通讯及广播专业90人(1953、1954、1955年招生各30人)、电话电报通讯专业120人(1953、1955年各招生30人、1954年招生60人),交通大学电话电报通讯专业180人(1953、1954、1955年招生各60人),1956年实际招收的新生1445人。

  学校当时拥有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和首批学生中的大多数人后来都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办学起点高,由此可见一斑。虽然,建校初期的极少数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在我校执教或工作的时间很短,但无疑都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心血与汗水。196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这既是对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站在巨人肩膀上、办学起点高的认可,也是对建校以来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认可。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