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乔治亚大学博士蒋希做客学术沙龙
文:教师发展中心 生命学院 图:生命学院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16-05-29 7996

  5月24日,美国乔治亚大学博士蒋希做客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沙龙”,就大脑结构与功能架构和建模的相关模型与应用研究问题,与我校师生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沙龙由生命学院教授Keith Kendrick主持。

Jiangxi1.JPG

  蒋希博士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如何建立人类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共有架构,主要表现为通过成像、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及光遗传学、神经生理学、纳米技术等多重手段研究大脑及脊髓的解剖结构与功能。考虑到脑区的分化和不同脑区的整合以及大脑形态学的个体差异,不同的成像模态可以从不同的尺度和角度绘制大脑的不同组织和结构。但是,是否存在一个能够定量表达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共有架构呢?蒋希博士认为,可以通过成像技术与计算方法的进展有助于寻找这样的架构。架构之前,有一个前提条件——“功能连接指纹”,即每一个脑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输入和输出。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的密集的个体化且共有的基于结构连接模式的大脑皮层特征点(DICCCOL)系统,包括358个共有大脑皮层特征点。他还将具体步骤介绍如下:一是DICCCOL系统随机初始化;二是提取特征点的白质纤维束连接;三是白质纤维束连接模式的定量描述;四是基于组内不同个体的白质纤维束连接模式相似度最大化的DICCCOL特征点优化。蒋希博士认为,建立起相应的建构,可以帮助检测疾病组大规模结构/功能连接变化,并且在多媒体上也有一定的应用。

  生命学院尧德中教授课题组、Keith教授课题组以及学院从事相关学科研究的师生与蒋希博士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探讨。通过探讨交流,到场师生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共有架构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深入的思考,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交流对于今后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本次沙龙由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医学研究中心承办。

 

相关链接:主讲人简介

  蒋希,博士,现为美国佐治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研究助理,并附属于佐治亚大学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为脑科学中的医学图像分析与建模。博士期间,他在Human Brain Mapping (5年影响因子6.69), Cerebral Cortex (5年影响因子8.34), NeuroImage(5年影响因子7.29), Medical Image Analysis (5年影响因子4.45),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影响因子4.60),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5年影响因子2.57)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发表国际知名会议(MICCAI, ISBI, ACM Multimedia等)论文全文37篇。引用次数400余次,H指数11(谷歌学术)。发表科技专著章节1部。蒋希担任Scientific Reports等9部期刊评审及MICCAI等4个国际会议评审。他还荣获包括2016年佐治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唯一杰出毕业生”在内的多项荣誉。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