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讲述成电故事,铭记成电前辈,弘扬成电学风,传承成电精神,在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学校《成电百家》编辑出版项目组与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合力打造出版《成电百家》一书。7月7日下午,“成电百家”项目启动暨第一期采访仪式在清水河校区“银杏”学生校园电视台举行。
《成电百家》一书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和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携手打造。以成电建校的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为主线,以成电创立之初、改革开放、新世纪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来划分。该书通过专家教授的故事来解读成电文化,以期成为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性文献。项目组计划五年内出版100位在校或曾在校,对学校专业学科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教授们的系列故事。
“成电百家”第一期采访嘉宾邀请到建校初期为成电建立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四位师长王明东教授、陈艾教授、吴诗其教授和韩浩忻老师。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人、“成电百家”项目出品方、金盘公司代表以及参与“成电百家”项目的同学们共40人出席启动仪式。
申小蓉表示,继“成电故事”之后,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与关工委再度携手,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品牌——《成电百家》编辑出版项目。希望参与的老师和同学们通过口述、视频、记录、撰写等创作方法,在五年内清晰地梳理出成电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将成电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成电人心中,为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人为四位嘉宾颁发“成电百家”项目纪念证书。
第一期采访围绕我国通信界元勋张煦院士展开,通过老院士曾经的同事、老乡、学生等人的讲述,回顾张煦院士的人生经历,刻画出有血有肉的院士形象。第一位讲述人王明东老师叙述了张煦老师来到成电的历史背景以及张煦老师的一腔报国之志:“今年是我们学校建校60周年。在建校初期有一批来自交通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的教授,特别是有一批从美国等国家学成归来的硕士、博士。他们放弃沿海优越的条件来到成电,为我们国家通信事业的发展培养人才。”王明东老师说,张煦教授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元勋、光纤通信的奠基人之一,他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交大电机系学习,毕业之后在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36年考取清华大学公派留学生。“除了天资聪慧之外,张煦教授确实是非常刻苦。在他的一生当中,他的勤奋是所有跟他接触过的人都非常钦佩的。从他在成电工作以及以后的人生经历,我们都能充分感受到他的一腔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他做人的一个道理就是祖国培养了他,要为祖国做贡献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位讲述人陈艾老师分享了张煦教授留美求学过程的小故事:“当年张煦老师从上交大毕业以后于1936年到的美国。他去以后一心就专注在事业上,据说当时他的宿舍里面贴了三张大的头像海报,Marconi、Morse、Bell,都是当时电话电报领域的权威,可见当时他一心专注于这个事业。当时我们交大叫有线电系,电话电报专业,张老师是搞电话的。电话又分市内电话、长途电话,他搞长话。在美国期间,他就非常认真地学习,取得了博士学位。1940年正是我们国家抗日烽火四起,国家最危急、最困难的时候,他从美国哈佛那么著名的学校毕业以后,马上就回国开始教学和科研。爱国、不把自己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张煦老师一直秉持的思想。”
第三位讲述人吴诗其老师回顾了自己师从张煦教授的经历:“我于1956年进入成电就读,然后我们班又是提前毕业,1960年就毕业了。我毕业后就到了长话教研室,就是张煦老师所在的教研室。到了1960年的秋天,成电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制度,但是那个时候不是考试,而是学校分配,就在我们专业里面选了五个同学,我就在张煦老师的名下做研究生。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当时我们五个研究生在不同的老师名下,但是有统一的规定,没有上完的课(因为提前毕业有好多专业课没有学完)要继续上,而且这些专业课必须考试及格,否则就取消研究生的考试资格。五个研究生中只有三个通过了,而张老师对我的要求不止是及格,还必须每门课成绩达到良以上,最后我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了。他对我要求很严格,上课不止是听,还要跟他一起给学生答疑。好些时候,我能从学生的一些思路里得到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确体会到张老师对学生负责人的精神,他是非常尽职尽责的。”
第四位讲述者韩浩忻老师从同事的视角谈了对张煦教授的认识:“张老师是1956年到成电的,我是1957年,我是研究市内电话,他是研究长话,所以基本上在他在成电工作的2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都有接触。张老师在当时的科技界称得上是一个强者,他内心平静如水,遇到不公正的待遇,从来没有看过他生过气、发过怒,耐心、定力都很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觉得张老师是真正称得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学者,他真正是师德高尚,人品非凡。”
据悉,《成电百家》编辑出版项目于今年3月开始筹划。在校办企业金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以王明东、陈艾老师为核心的编辑委员会,同时成立了管理团队、执行团队,招募了30名学生组成撰写组、策划组和视频组。经过为期3个月的筹备、面试、笔记与培训,7月初,项目正式投入运营。筹划方期待编辑出版的《成电百家》书籍和视频资料,能在60周年校庆之际为成电献上一份厚礼。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