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国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大杰出校友、资源与环境学院首任院长李小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10日13:05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我校师生深切缅怀李小文先生,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先生的追思和崇敬。
李小文先生1947年3月2日生于四川自贡,籍贯安徽贵池。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
李小文先生长期致力于地物光学遥感和热红外遥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创了“李一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并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里程碑系列”,由此我国在遥感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建立了适用于非同温地表热辐射方向性的概念模型,提出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公式,力倡基于先验知识的定量遥感反演理论。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论著8部,研究成果和水平得到了国际公认,研究论文被国内外科研人员广泛引用。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定量遥感基础研究的发展。
李小文先生是我国定量遥感研究的先驱,先后主持完成了我国遥感领域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首个国家“九五”攀登预选项目、首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等,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曾获得第三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首都劳动奖章、国际劳力士雄才伟略奖,被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人事部、科技部共同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李小文先生是电子科技大学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的第一位院士,长期以来十分关心支持学校发展。2004年4月,李小文先生回到母校组建遥感和GIS学科,成立了地表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并担任所长。2010年,李小文先生开始筹建与资源遥感学科相关的新学院。2012年1月,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李小文先生担任首任院长,积极为学院发展谋划思路,开拓资源,为学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小文先生“爱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作为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教授,李小文先生始终保持与自己指导的每一位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习惯,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科研以及生活情况,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给他们。他捐赠出自己的“长江学者”奖励津贴,在电子科技大学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支持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他数次登上“成电讲坛”,或为师生们带来前沿的遥感学科发展动态,或与大学生分享关于人生的感悟。2014年9月,他回母校为学弟学妹讲述“我的大学梦——兼谈大学生活几个问题的思考”,这是他面向我校广大青年学子做公开讲座的最后一讲。
李小文先生患病期间,学校及资环学院领导赴京探望李小文先生。在得知李小文先生病危的消息后,校党委书记王志强及校长李言荣立刻做出指示,要求学校、学院全力配合北京师范大学做好相关工作,并委托校党委副书记王亚非及人力资源部和资环学院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北京,代表学校看望、慰问李小文先生家属。
李小文先生逝世消息引发了我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深切缅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称:“在看惯了学者西装革履、高谈阔论的时代里,李小文的光脚和布鞋,让我们感受到了纯粹的力量”。许多校友、师生、网友在其科学网博客留言:“德高声望在,身去音容存!”“世间再无扫地僧,衣着朴素盖世功;布鞋院士今何在,长歌当哭祭冬风。”“先生,一路走好!”……表达哀思和悼念之情。
1月12日,资环学院举行悼念会,师生共同追忆李小文先生,表达深切的缅怀追思之情。资环学院执行院长胡光岷表示,李小文先生具有大师风范,高尚品质,小文先生的离开是学院的巨大损失。他呼吁大家以更加努力的工作,以资环学院蓬勃发展的明天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纷纷发表诚挚感言,表达对李小文先生的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他们追忆先生生平事迹,感恩先生曾经给予的帮助,颂扬先生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为人处世态度。
李小文先生一生执着科研,情系科学,心系学生,其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无私奉献的品格,淡泊名利的品质值得后人敬仰和称颂。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品格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赞誉和敬仰。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和我校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小文先生!
李小文先生网上灵堂:http://lxwxsqg.bnu.edu.cn
编辑:旷野 / 审核:旷野 / 发布: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