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校庆60周年之际,9月26日至28日,《又见青春》大型纪实校史剧在清水河校区成电会堂连续三天精彩上演,将学校六十年厚重磅礴的历史浓缩打造,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在广大师生、校友的面前。
全国政协常委、原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吴正德教授,校党委书记王志强、校长李言荣、校党委副书记王亚非,刘盛纲院士、李乐民院士、陈星弼院士等《又见青春》校史剧的原型人物及其家属代表,来自海内外的校友代表以及学校离退休教职工代表、杰出人才代表、教师代表、各学院和机关单位代表等观看了28日晚的演出。
整场话剧分为十二幕,以主人公“成讯”的回忆为主线,生动地还原了成电从建校初期到改革开放,从建校元老吴立人到现任院士校长,从五六十年代的电讯泰斗到近年来追风逐浪的“80后”教授,从同一个电讯世家到不同年代的普通电讯人的厚重历史。
时光回到成电“正青春”的1956年,18岁的“成讯”来到了还在建设中的成电,面向沙河校区主楼情不自禁地大声呼喊:“成电,我来了!”建设中的成电校园,处处泥泞。来自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操着各种地方口音相互亲切地问候。
在成电的第一夜,同学们忍受着阴雨绵绵的潮湿天气,把蚊子当做“敌人”来“消灭”,却不知道半夜为他们送蚊香的人竟然是学院书记兼校长吴立人。在吴立人校长的鼓励下,他们忘记了生活的困难,一起畅想成电的美好未来,并放声立志:“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了新中国的通讯梦,奉献我们的青春,奉献我们的一生!”
林为干教授等建校初期立德树人、个性鲜明的著名教授,学识渊博、严格要求的苏联专家,刻苦学习、聪慧有为的刘盛纲副博士,以及同情学生的不幸、欣赏学生的才华、慷慨资助学生的教师等,真切地再现了成电人的智慧、奋斗和情怀。
“郭少华”同学在毕业论文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而无法在母亲离世时见最后一面。毛钧业老师硬把200元钱塞到他手里,然后擦着眼泪默默离开,让“郭少华”深深地感动。他朝着毛钧业老师的背影久久地鞠躬,“这恩情,我们要用一辈子的努力去偿还!”
话剧接近尾声时,一张张老照片在电子屏幕上慢慢地穿过时间长廊。主题曲再次响起,“回来是我唯一的寄托,相聚是我所有的期盼。有了泪和汗,才能洗净离合悲欢。青春是条无悔的路,银杏是根连根结成的誓言。”整部作品既让观众直观地了解了成电的历史,也让观众在时而感动、时而慷慨激昂的氛围中,体会到了成电人的精神,展望成电的美好未来。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杰辉副教授表示,“《又见青春》催人泪下、荡气回肠,是一部值得每一位成电学子认真品味的作品,它可以告诉我们成电的青春和梦想”。机电学院2015级朱涵铄同学看过表演之后激动地说:“《又见青春》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据了解,《又见青春》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唐毓椿先生倾力打造,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的实现历时一年有余。主创团队飞越上万公里,采访了几十位全国各地的、成电不同时期的老师和校友。导演组研读了大量电子科大相关的人物传记、校史、校刊、科技资料,经过无数次的创作会,历时3个多月才完成剧本,全剧的排演也持续了20多天。
贯穿话剧的讲述者“陈讯”的扮演者刘岳琦先生在决定出演这部话剧之后,读了很多关于成电的书,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成电的光荣与梦想,并被成电的人和事深深地打动。他说,“在老一辈成电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的精神、高尚的情怀,以及即使身处逆境也从不言弃的执着。”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