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都晚报讯(记者 郭涛 杨晓蓓)
●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但是他是我大一进入成电图书馆认识的第一个成电人。每次路过图书馆,他都在那里,提醒我,那就是曾经的成电人,曾经的成电荣耀。他走了,他的名字还在那里,还在无数成电学习在图书馆奔忙求索的路旁。 ——网友 成电人
●还记得林老那句话:“我这么用功,我的学生也不好意思不用功”。——网友 电磁场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际著名微波理论学家,“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为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23日9:30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
50多年前,先生举家西迁,筹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执教60余年,林为干成为新中国培养博士生最多的导师之一,而他“当一辈子研究生”的科研精神,更影响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投入到我国电子学的研究当中。
放弃高薪 受钱学森影响回国报效祖国
出生于广东的林为干天资聪颖,初二就已经完成了初中全部学业。高二那年,15岁的林为干悄悄地去考大学,并一举考上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央大学三所名校。最终,他选择了去清华。1945年9月,林为干赴美求学,并于1951年3月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
1950年,钱学森准备回国报效祖国,这让林为干等留美学生热血沸腾。“他拿着3.5万美元的年薪仍要回国,我们还等什么呢?”林为干当时的年薪是3900美元。受钱学森的影响,林为干卖掉汽车和房子,1951年和一帮留美学生在公海上漂泊数个日夜后,回到了祖国。
成果丰富 解开电磁学“哥德巴赫猜想”
上世纪90年代,林为干已年过七旬,他的科学人生似乎已走到尽头,科学贡献也可盖棺定论了。而事实并非如此。1995年,林为干一篇名为《一个介质球的静电镜像群》的论文发表,吸引了世界的眼光,该文的发表宣告一道百年难题的攻克!这个难题就是自1892年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第三版)出版以来,电磁学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其实,林为干从1951年就开始攻关,历经40余年的不懈求索,他终于成功地找到解决这个百年难题的钥匙,发现了有介质平面的双镜现象,从而解决了这一经典难题。
几十年来,林为干先后出版著作四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300多篇,其“矢志育人,硕果累累——探索我国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成果,曾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 一项项成果见证着林为干的辛勤,凝结着他的点滴心血,也奠定了其“中国微波之父”的地位。1980年,时年61岁的林为干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1990年,他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
热爱科研 希望“做一辈子的研究生”
在林为干教授的眼中,勤奋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路途中最重要的一环。他常说,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勤奋是科学研究必要的助推器。林为干的勤奋在他的学生中广为传颂,常常还在大年初二就已走进办公室加班了。出差时,只要飞机一起飞,或者火车一开动,林为干就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书,开始埋头读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就这样,林为干以书为伴,即使在七八十的高龄仍然笔耕不辍,创新不断。2003年,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授予他最高学术荣誉——文学科学博士学位。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林为干令人敬仰和钦佩的不只是他的学术水平、学术眼光,还有他时时处处关心青年学子前途的一片胸襟。
林为干一生痴迷于科研,在其晚年仍不忘搞研究,每天仍然用略显颤抖的手,拿着放大镜、笔,仔细研读最新的外文文献,在书角页末写下笔记,在稿纸上推导公式。他曾表示,“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到我100岁的这段时间里面,每年都能够发表一两篇论文,在100岁那年,还能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
记者了解到,遵照林为干先生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15年1月29日在成都市殡仪馆(磨盘山)举行。
●桃李满天下
林为干曾培养过哪些优秀弟子?
从1982年开始恢复博士生培养以来,林为干共培养了硕士120多名、博士生80多名、博士后10余名。
■曾令儒 林为干的第一届博士生,中国首批电子学博士,从东方红系列卫星开始到“神舟”飞船,卫星和地面的检测数据传输技术、传输方案,都曾带头参与研究,被称为“中国航天飞船的掌舵人”。
■吴正德 由于在微波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受聘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祝宁华 现任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百人计划”和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获得“百人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973”重大课题等17项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
报道链接:http://www.cdwb.com.cn/html/2015-01/24/content_2162859.htm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