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联:“成电成风,八方学士聚蓉城;求真求实,一甲子耕耘,硕果奉神州,广寒测月。”
下联:“育人育树,四海鸿儒开蜀道;大气大为,百春秋展拓,微波通宇宙,银汉探星。”
在电子科技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成电“最早的校友”之一、1958级吴瑞光校友向母校赠送了这样一幅长联,表达了他对母校的赞美和祝福。写这幅对联的时候,在成电度过的难忘岁月在他脑海中历历在目;写完这幅对联,他又请新加坡著名书法家杨昌泰先生题写,并装裱赠送给了母校。
吴瑞光祖籍福建省诏安县,出生于新加坡。1955年,17岁的吴瑞光回到祖国。1957年10月,从报纸上看到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吴瑞光深受震撼,立志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1958年,吴瑞光考入成电,进入原五系的电子器件专业学习。“当时,我觉得与人造卫星最接近的技术就是无线电技术,而成电在无线电方面是国内的新秀,很出名,因此我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成电!”他说,在成电的学习对他此后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爱国心切 弃文从工
吴瑞光年轻时深受祖母影响,酷爱古典文学,认为其中蕴藏着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观。“我从小喜欢古典文学,所以虽然身处当时的殖民地新加坡,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向往,非常渴望回到祖国。”他说,自己青年时期在新加坡积极参加反殖运动、追求民族独立,正是因为根植于内心深处的那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不过,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之后,他认识到,祖国的科技事业也十分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他弃文从工,选择了成电。“初到大陆时,我还只是一个空有一腔热血的懵懂青年,正是在成电的四年大学生活,让我得到了成长和锻炼!”
当时,成电初建不久,设施简陋,条件艰苦,但学校的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学术氛围非常好。吴瑞光还清晰地记得为他们讲授“超高频”课程的刘盛纲老师。那时候,刘盛纲担任苏联专家列别捷夫教授的专业翻译,每次上课前一天会把“超高频技术”“超高频器件”“超高频测试”等俄文讲义翻译成中文,第二天上课时打印出来分发给大家。
“刘老师治学严谨,思路开阔,讲课很精彩,在辅导答疑时都很耐心,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吴瑞光说,“超高频”在当时是电子信息领域十分前沿的技术,他正是在成电接触到了“超高频”等先进技术,也极大地开阔了视野。而且,在成电的系统学术训练也让他受益匪浅,他此后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许多成绩、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无不得益于此。
攻坚克难 科技强国
“从17岁到40岁,我把人生最好的年华,把我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谈及在祖国工作期间奉献的二十多年时间,吴瑞光不禁流露出“无愧我心”的壮志豪情。
从成电毕业后,吴瑞光被分配到南京741厂从事技术研究工作。1971年,美国的U2型侦察飞机屡屡进入我国领空侦察,后被我国击落。我国科技工作者立即加紧研究对方侦察机,在“气体放电”方面具有一定基础的吴瑞光接到了研究侦察机照相系统的任务。吴瑞光克服困难,深入研究,终于弄明白侦察机照相系统中的一种灯的稀有气体成分和属性。
1978年,在国家“歼7”改型工程中,吴瑞光又参与了飞机的着陆灯改进工作。“我们的飞机要飞得更远、飞得更快,对着陆灯的功能要求也更高、光的强度要更大、照射要更远,尤其是夜间训练更需要着陆灯的转型”。
在他接手工作之前,已经有一位技术员研究了一年多时间,但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后来,吴瑞光研究发现,着陆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灯丝很容易被烧断。经过深入分析,他认为,灯丝不是被“烧”坏的,而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因为飞机的振动频率和灯的固有频率一致,导致灯丝的振幅加大,碰到一起才造成短路。
因此,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寻找新的灯丝材料,改变灯丝的设计,而是找到一种改变着陆灯固有振动频率的方案,解决了飞机与灯的“共振”问题。通过三个月的反复试验,最终取得良好效果,使改型的“歼7”得以进行夜间训练。他也因此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以及“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次年被提升为工程师。此后,国家在研究“气体激光”等项目时,他特别受邀参加了研制。
回顾自己的科技生涯,吴瑞光表示,在大学期间经历的严谨、系统的科研训练,以及掌握的良好研究方法和学习习惯,让他在工作中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可谓受益一生。
移居香港 倾心产业
1979年,由于孩子就学等原因,吴瑞光举家迁往香港。当时的香港市场经济发达,与大陆有很大的不同。吴瑞光起初有点不太适应,依然选择从事技术工作。这一年,吴瑞光41岁。
从事科技工作比较辛苦,而且他的身体状况对高负荷的技术工作已经力不从心,甚至一度因胃出血送医急救。出院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在香港这样一个金融高度发达的城市,何不从事相关的工作,换一种生活方式呢?
于是,吴瑞光下决心学起了财务管理。在夜校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他辞去了技术工作,进入了一家成立不久的银行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他尽心尽责,不放过任何学习、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再加上他有比较好的英语基础,因此四年之后他就晋升为银行的会计部主任。
在银行的工作打开了吴瑞光的视野。他说,“在银行的工作中,我的视野从实验室拓展到了经济活动的整个流程,还积累了一些商业活动经验,并建立起了相应的人脉网络。”此后,因为他在新加坡学习时的一位同学在中国大陆有较大的投资,就把国内的贸易部和工厂的管理重任委托给了吴瑞光。在吴瑞光的带领下,贸易部和工厂的生产蒸蒸日上,业务快速拓展到了手机、扫描仪、影印机、流动广告、晶体显示、喷墨设备等多个产品领域,产品远销东南亚甚至欧美市场。
“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前提下,敢于挑战自我,勇于跳出固有的圈子,勤于学习,不断提升,这是我成长的最重要的经验。”吴瑞光总结说。
牵手母校 产研结合
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不过弹指一挥。在成电60周年校庆之际,已经年近八旬的吴瑞光重返母校,感慨万千。这次,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他的儿子,以及父子二人想帮助推动母校产学研结合的一片热诚。
最近,吴瑞光的儿子也成立了自己的高科技公司,并准备建设五个达到欧盟技术标准的高科技实验室。但建设实验室所需的一种回旋管,目前在国内尚无生产商和供应商。在国际上,日本、俄罗斯和德国虽有相关技术和产品,但德、日实行技术封锁和禁运,只有俄罗斯愿意提供相关产品。
这时候,吴瑞光想到了与母校开展合作。“成电在几十年前就是电子信息领域影响力很大的高等学府,我也了解到现在母校在回旋管方面具有很好的技术积累,但还没有达到产品定型,更缺乏产业转化,因此,我们想通过与母校的合作实现双赢!”吴瑞光说。
吴瑞光分析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国内的很多企业都十分希望优先使用国内的相关产品,但目前国内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从而制约了高校的科技成果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但是他表示,通过公司的渠道和平台,可以迅速解决工业加工、资金投入、设备投资等环节的问题,从而将母校的技术储备迅速产品化和市场化。他希望母校的诸多高精尖技术能够在国内外赢得市场,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