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MIT物理系终身正教授陈敏做客“名师讲堂”
文:教师发展中心 物电学院 学生记者李心雨 来源:原物理电子学院 时间:2016-12-21 7611

  12月14-15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正教授、诺贝尔奖合作者陈敏教授应物电学院段兆云教授邀请做客第52期“名师讲堂”,连续两天在沙河校区与我校师生分享了“重大科学发现方法”,并探讨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bd9f174c495abccf61e92ddd43b0f124.jpg

  “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就像大侦探福尔摩斯一般,能见人之所未视,思人之所未想。”14日上午,陈敏结合他一生亲身经历见闻的几个重大科学发现,归纳出科学发现的基本方法,即首先要了解所研究课题的S(Signal,研究发现对象)与B(Background,研究发现对象以外的其它干扰项),通过不断改进完善研究方法及理论,提高S与B的比值,从而为最终的科学发现奠定基础。

  讲座中,陈敏教授详细介绍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是如何决定的以及相关的防保爆震工作,讲解了连锁反应与原子能的发现过程以及核电厂的安全保障设施。他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与丁肇中教授等人一起发现J粒子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诸多困难以及应对方法,这一发现验证了夸克模型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陈敏教授等人发现了著名的“三喷注现象”,并从而验证了胶子的存在。胶子是夸克之间作用力的媒介,它的被发现进一步完善了夸克模型。

500e35e140740797bd5a98bfb5a5895a.jpg

  讲座结束后,陈敏教授与师生们就讲座中介绍的希格斯粒子、反向切伦科夫辐射、科学发现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后,刘盛纲院士与陈敏教授及夫人进行会谈,并就讲座中提到的切伦科夫辐射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15日上午,陈敏在“科学与人文”讲座中探讨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表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中,同样也可以在人文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眉下一副别眼,胸中一副别才。”他开门见山地说,“这里的‘别’就是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我们要有别眼和别才,就要掌握这种方法。”讲座中,他介绍了自己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预测,以及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绘画、文学、历史、语言学、哲学、宗教乃至星系、宇宙等诸多领域的应用。

  陈敏从“小儿论日”的故事解读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以及光和热的传播问题,从“一日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典故引出分子直径的定义问题,从“中庸之理,致中和,天地位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出发讨论博大精深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从“无极生太极”解释宇宙为何“从无到有”,带来了科学与人文的精彩碰撞,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文与理的相通之处。他还引用“阴阳割昏晓”“孤帆远影碧空尽”等诗句讲述物理变化,分析折射现象,并笑称“李白和杜甫应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最后,他告诉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进行无尽的追问和探索,而不要一味地盲从。“传统的书本和网上的教程都有优势,但也有不足,更需要科学的分析以及破坏性的创造。”

  本次讲座由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物电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陈敏教授是物理学领域国际知名专家,1969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正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粒子物理和反向切伦科夫辐射等,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了180多篇论文,拥有8项专利,在1985年荣获John Simons Guggenheim Memorial Fellow奖。

  陈敏教授曾与丁肇中教授等人发现了J粒子,其成果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基于能量流的方法首次发现了三个喷注现象;使用三种独立的方法,首次正确地确定了核力的耦合常数,并精确到量子色动力学的二阶。这些方法解决了在DESY和SLAC等知名研究小组间存在的长期争端,并自从1991年以来多次被实验所验证。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