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改革视点】戴钢书教授:灵魂深处的回响
文:王晓刚 余霞 图: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6-12-26 8567

  编者按:12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电子科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戴钢书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灵魂”。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和创新力度,探索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他牵头探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双链教学体系”,正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的重要尝试。

  带领本、硕、博学生赴都江堰向峨乡棋盘村做社会实践,已经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戴钢书教授每年都做的“功课”。棋盘村是“5·12”地震后率先建成的农民新村之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和舞台。

翠色掩映中的棋盘村.png

翠色掩映中的棋盘村

  在戴钢书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赴棋盘村实践锻炼的本硕博学生一起努力,为棋盘村的猕猴桃产业建立了“网上商城”,不仅助力棋盘村村民发家致富,而且让同学们在思想深处经受了一场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和升华。

  这是戴钢书教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探索之一,也是他创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双链教学体系”的集中体现。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入脑入心”,就要经过“获得认知”“形成认同”“树立观念”“坚定信念”和“付诸实践”等不同的层次,在棋盘村的实践正是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理性的、绝佳的方式。

戴钢书02.jpg

戴钢书教授在果园中为同学们讲解“新农村建设”

深入棋盘村:在乡村里践行“中国梦”

  曾三次跟随戴钢书教授一起去棋盘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生王存喜,一直把“三农”问题当做自己的研究方向。那村、那人、那事儿,让他至今印象深刻,尤其是棋盘村的“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所起到的良好实践效果,让他感到十分兴奋,也让他对实现乡村里的“中国梦”充满了信心。

  “棋盘村里的人和事感染鼓舞着我对人生的价值进行了更多的思考!”王存喜说,“1992年当李天平嫁到棋盘村时,这个村子的经济发展还是全乡倒数第一,但在李天平的努力下,现在棋盘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猕猴桃之乡。”

  王存喜所说的李天平现在是棋盘村村支书。她只有中专学历,曾学过土壤肥料学。她发现棋盘村的气候、水源以及土壤成分非常适合种植猕猴桃,就尝试在自己家里试种。但一家一户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她带领村民和她一起种植猕猴桃,最终让全村走上了一条别样的致富路。

  王存喜很喜欢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回校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长长的实践报告,详细地记录了“棋盘村”的“创业史”:

  1996年,李天平带领几户村民成立了互助组。那年的猕猴桃为每一户人家带来了好几万块钱的收入,李天平这位个头不高但在村民眼里“充满智慧”的女人也赢得了广泛的信任。“你们放心种,卖不了算我的!”李天平的这句话不仅让村民们对种植猕猴桃信心倍增,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她的魄力。

  几年后,大部分村民种植了猕猴桃,规模达到2000亩,销售难题接踵而至。李天平想办法修建了气调库,“卖不了的就先存起来,反季节销售,不仅不赔钱,反而有了更大的附加值。”

  2001年,她只身赴西安参加猕猴桃展销会,四处碰壁之后,她挨个儿敲开收购商所住的宾馆,主动推销,终于为棋盘村迎来了大订单。

  其后,李天平带领村民引进优良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塑造产品品牌,使棋盘村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2004年村里举行干部换届,村民一致推举李天平担任村支书。

观看猕猴桃果园2015.11 (5).JPG

棋盘村村支书李天平带领同学们参观猕猴桃园

  在实践报告中,王存喜对棋盘村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以及带领棋盘村发家致富的村支书李天平的故事进行了认真回顾。他说,“十分感谢戴老师带领我们去棋盘村,让我们在那里真切感受到了农村的呼唤、时代的脉搏和梦想的力量!”

  与王存喜一样,从棋盘村实践回来的每一位同学都在戴钢书教授的指导下,结合棋盘村的实际,深入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及出路,每一位同学都认真撰写了总结报告。王存喜不仅系统总结了棋盘村的“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也对猕猴桃产业更好发展提出了建议:

  ——不断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丰富拓展“党支部+合作社”的引领带动机制内涵,发挥好党支部的引擎作用,着力构建“市场+合作社+种植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产、供、销”体系。

  ——着力提升产业质量,坚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景观化布局”的思路,围绕“品种、品质、品牌”提升,做实技术服务、质量监管、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将猕猴桃产业推向产业高端。

  ——加快促进“农旅融合”,打造猕猴桃大地景观,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提高景观化水平,精心组织策划猕猴桃农耕、采摘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加快建成“农旅融合,产村一体”的幸福新村。

  “同学们总结得都非常好!”戴钢书教授指着同学们提交的厚厚一叠总结报告高兴地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地形成认同、树立观念、坚定信念,最后要付诸实践,积极地参与到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双链”教学体系:让思想政治教育扎根现实

  为了让“棋盘村”的故事更加深入同学们心里,返回学校后,戴钢书教授立即指导学生创作以棋盘村为原型的话剧。

  没错,就是话剧!这并不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规定动作”,而是戴钢书教授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的教师们一起探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双链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如图)。

示意图.jpg

  2015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戴钢书教授的专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论》,四幕话剧《情系棋盘村》首次问世并收录于书中。2016年3月4日,《情系棋盘村》在《电子科大报》第四版刊出,引起校内师生读者的普遍好评。作品的第一幕是“实践教学带来心灵震撼”,第二幕是“社会实践带来心灵激荡”,第三幕是“毕业实践带来心灵升华”,第四幕是“毕业选择成为心灵尧舜”。

  “青春韶美献给她,我们正壮志要把中国梦绘画……”《情系棋盘村》完整地反映了同学们在棋盘村“观”“听”“访”“演”“帮”“思”的过程,也强烈地传递出了“把自己的未来和一个村庄的起飞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的时代强音,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和价值引领性。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情系棋盘村》话剧排演,收获很大!”光电学院2015级本科生刘瑞同学表示,“我们在社会实践中见到过棋盘村的李书记,她比我们话剧中的形象更令人钦佩。我和师兄师姐还一起对村民进行了访谈,不仅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更了解了他们对震后生活的美好期盼。我们大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因此对话剧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访问农户02.png

同学们深入农户家里访问调研

  “戴老师的教学方法,重塑了我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认识!”刘瑞说,当初选戴钢书教授的课程时自己是比较迷茫的,“觉得它没有专业课重要”。第一次上课时戴钢书问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思修课是一门没有用的课?”刘瑞在心里说:“是啊,能有什么用呢?”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她彻底改变了看法。她说,“戴老师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带领我们走进社会,从中国当下的社会实际中感悟时代的主题和青年的责任,让我们收获到了书本中没有的东西。”

  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戴钢书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除了去棋盘村实践,戴钢书教授还带领同学到成都市内参观考察,启发同学们认识现代化建设的各个侧面。他带领学生参观春熙路的国际金融中心,引导学生认识现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到“方所”书店让学生感受“人类文明的积累和传播”并寻找新出的“有思想、有内涵”的好书,到“无印良品”“优衣库”等繁华街市让学生感受现代商业的氛围、了解产品设计。

春熙路01.JPG

戴钢书教授带领同学们到繁华的春熙路观察体验现代商业生活

  在理论课上,他常常与学生就“英国脱欧”“美国大选”“TPP搁浅”“供给侧改革”“G20峰会”“红军长征精神”等国内外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微固学院2015级本科生王登善在总结报告中写道:“戴老师的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有论文的详解、辩论的激情、思想的碰撞。有一次辩论供给侧改革,同学们的思想相互碰撞,观点十分丰富,既学到了很多知识,也锻炼了表达能力。我作为辩论的主持人,查阅了很多资料,收获也很大!”

借力神经科学:寻找“入脑入心”的科学基础

  同学们的好评并不是终点!为了考察“双链教学体系”入脑入心的效果,目前,戴钢书教授正借力神经科学,与我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华富教授的科研团队开展学术交叉合作,试图从更深层次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的秘密。

  为什么要携手神经科学呢?戴钢书说,通常考察教学效果采用的是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这些方法有其固有的局限。而神经科学尤其是脑科学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能够通过核磁共振等先进手段直接观察到教育对人的大脑皮层的影响,这种反馈效果是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

  他认为,开创性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神经科学,是符合当今世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发展趋势的原始创新成果,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意识本质层面的研究。如果我们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必将为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奠定坚实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效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回想起2003年第一次赴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参加国际道德教育学术会议时接触到道德教育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感受,戴钢书说,当时有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分享了如何用核磁共振的方法研究大脑思考道德问题的机理,让他听得十分震惊。他形象地说,参加这次学术会议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也仿佛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会后,他找来国内外关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深入钻研,发现将教育学、政治学、语言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与认知科学交叉融合具有很大的潜力。经过长期的铺垫和准备,2014年,戴钢书首次成功地与生命学院携手做了核磁共振实验。

  实验先在上课之前对学生做一次脑部扫描,上完课后再对学生做一次脑部扫描。对比发现,上课前“大脑的活动很纠结”,而上完课后“纠结”的地方都“流畅”了,甚至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反射区。“实验的结果表明我们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是很有效果的,真正地达到了‘入脑入心’的预期效果。”他说。

春熙路02.JPG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之后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超教授等同行的密切关注和充分肯定。刘超于2010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心理学系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主要研究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近年来主持过1项科技部973课题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刘超曾对戴钢书说,“脑科学是西方的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您把这两者结合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必将在国内外产生重要的影响!”

  2016年12月,戴钢书课题组进一步做了核磁共振实验,分成“对照组”(不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控制组(听其他老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验组(听戴钢书教授讲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测试,一次就测试了108人,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数据,从而有效地用神经科学的手段证实了他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目前,相关论文正在写作中。

  回望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探索,戴钢书深情地说:“我见证了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中国梦’离我们这样的近。我希望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让更多成电学子成长为有情怀、有梦想、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人!”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