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6年,全校各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发力,提高人才引进选留标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人才交流平台,推进杰出人才队伍建设,助力青年杰出人才成长。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年新增各类杰出人才53人(含已公示),全校杰出人才(不重复计算)总量达到200人,继2014年进入三位数时代后在两年内实现总量倍增,杰出人才占专任教师比例较去年同期增长2个百分点,实现9%的目标。其中,新增国字号青年杰出人才30人,占全年增长数量的56.7%,创历史新高,学校青年杰出人才总量(不重复计算)达78人,占杰出人才总量的39%,比去年同期增长3%。
提高人才引进选留标准,提升候选人竞争力
近年来,学校在各项人才引进选留工作中,进一步提高遴选标准,为国家级人才计划积极储备有竞争力的后备人选。
2016年,全校骨干教师引进(选留)工作根据学院学科差异,分类提高学术评议标准,重点引进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优秀博士,通过专任教师审批人员中,海外博士占比首次突破60%,与去年同期相比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人员比例显著提升;同时进行政策调整,参考国内外一流大学通行办法,首次启动实施“3+3”预聘-长聘制,完善专任教师退出机制,遴选学术业绩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骨干教师。校“百人计划”坚持优中选优原则,力邀权威专家担任评审,构建分学科的精准评价体系。今年第六批校“百人计划”根据不同学科方向邀请包括校内外院士、万人领军、长江学者、杰青、973首席、863专家等在内的100余名小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审,评审专家人数比上一批翻两番。全校85位校“百人计划”入选者中,截至目前已有32人/42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其中23人/29人次为“青拔”“青长”“优青”等青年杰出人才。
同时,学校搭建“三站多点一论坛”的人才物色网络,为各类人才计划申报及校内人才引进选留提供储备人选。学校先后成立北美、欧洲、日本“海外人才工作站”和公派教师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点,每年定期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简称“成电论坛”),不断拓展引才渠道。截至目前,成电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共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青年学者来校交流访问,每届均有参会学者通过骨干教师引进(选留)和校“百人计划”直接到校工作。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人才发展
2016年,学校通过完善原有人才培养路径,聚焦高层次人才培养,分学科、多角度、全方位打造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了引领性、系统化的教师培育体系,出台了《电子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试行)》,包括顶尖人才、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群体项目、青长/青拔等五个子计划,分别对接相应层次的国家人才计划,形成系统性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培育体系。另一方面,结合“十三五”规划,重点从团队建设、国际合作交流、教学帮扶、助力科研等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了《团队学术跃升计划》、《教师海外高端学术培育计划》、《骨干教学队伍海外培训计划》、《海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支持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成长接力行动计划》,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支持与资源保障。除上述计划外,教务处、科研院、研究生院及人力资源部等各职能部门协同发力,构建了覆盖人才类、成果类、平台类的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全校青年教师提供成长成才机会。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成长
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如何为人才创造更好的校内校外交流条件,为人才打造一个促进工作经验分享及学术合作交流的良好平台,做好人才“传帮带”工作。
学校积极营造校内杰出人才间友好交流氛围,搭建定期交流平台,2016年举行多次全校青年杰出人才交流座谈会,并邀请长江学者、杰青等校内专家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倾听青年人才的发展需求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为人才积极出谋划策。同时学校为杰出人才打造了专门的微信服务平台,使日常交流更加快捷方便,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能第一时间响应人才需求,及时为人才提供相应支持与服务。
2016年,甲子校庆之际,学校隆重成立电子科技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力邀两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等在内的权威专家担任咨询委委员,专家研究领域涵盖电子信息学科,基础前沿、生命医学等新兴学科以及亟待发展的人文管理学科等,为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组建顶尖“智囊团”,并使校内人才能够更加直接地与校外权威专家交流。同时,学校还积极邀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海内外权威专家到校进行学术访问,通过为全校师生开设学术讲座、举办交流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碰撞学术火花,增进交流合作,促进学校青年人才成长。
青年人才朝气蓬勃,是成电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关注每一位青年人才的成长,并将全力帮助人才在成电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早日开花结果。2017年,学校人才工作将紧密围绕“人才强校”战略,继续加大青年杰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杰出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助推学校从电子信息领域“人才高峰”到“人才高原”的转变,为建设“双一流”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保障。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