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稿】助推“青字号”全面成长,夯实“双一流”建设之基
——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三周年纪实
文:陈伟 教师发展中心 图: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1-19 7334

  “学校现在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快速成长,无论是做科研、做教学还是做产业,青年是学校的未来,大家都担负着让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从‘1.0版’升级为‘2.0版’乃至‘3.0版’的重任和使命。”李言荣校长在学校第23届青年教师联谊会上对青年教师予以殷切希望。

  为了加大教师内培力度,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和发展,打造“青字号”内培人才,学校于2013年成立教师发展中心。2016年,学校“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全面启动,教师发展中心紧紧围绕打造“青字号”内培人才的主线,全面开展教师培养培训,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桥铺路。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我校的教师发展和支持体系已初步形成。 

高质量校内培训——改头换面

  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夯实内功,走好“青字号”人才之路第一步?在中心主任童玲教授的带领下,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广泛调研、征求教师代表意见等,研究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管理办法(暂行)》,大刀阔斧地制定了全新的青年教师培训方案和课程体系。同时,通过与我校20余名教授多次沟通交流,组建了一支高水平专业培训师资队伍,全面打造教师培训体系。

20160420_103621.jpg

  教师发展中心采取必修学分、选修交流和观摩实践、研讨工作坊等培训形式,一方面,搭建培训课程体系,开设120学时的青年教师培训课程,邀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祝小宁、全国优秀教师傅英定等21名资深教授为青年教师授课,开展师德师风、人才培养能力等教师相关素质和能力提升培训,建立起老一辈优秀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联系。

DSC_0117.JPG

  “教师培训内容覆盖面广,且循序渐进,不但系统地帮助自己打好基本功,领略了大师风采,还清楚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培训促进了老师们之间的交流,帮助她真正地融入了成电大家庭,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信软学院副教授李晓瑜表示。

  同时,中心开展教学工作坊活动,结合教师需求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广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教学名师到校开展教学交流。此外,通过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合作建设教学培训基地,选派30名教师赴海外参加教学培训和经验交流。

教学工作坊.jpg

  在“走出去”的同时,也抓住一切机会做好家门口的“国际交流”,拓展教师视野。教师发展中心以学校“暑期学校——国际学堂”为抓手,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国际课堂,开展教学实践,帮助青年教师近距离得“大师真传”。“在参加暑期学校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作为电子科大的一名青年教师,首先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必须经常参加在国内外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学校的各类国际化学术、教学交流活动。”通信学院副教授陈慧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来自13个学院的20位教师还参加学校首次开展的研究人员国际沟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以提高自身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做讲演以及与国际团队开展国际合作和进行科研沟通的能力。

高标准发展计划——全面实施

  短短20分钟采访时间里,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岚的办公电话响个不停,她所接到的三个电话,都是老师们咨询 “教师海外高端学术培育计划”的。

  如何设计满足教师需求的发展和支持体系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是青年教师急需得到支持和关注的三个重点。2016年,经过10余次学院走访,与教师代表交流,职能部门座谈,人力资源部内部修改讨论,5个教师发展支持计划相继出炉:“教师海外高端学术培育计划”“团队学术跃升计划”“骨干教学队伍海外培训计划”“海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成长接力行动计划”。几个计划互为补充,构建了“国内提升+国际提升”“个人发展+团队帮扶”“学术提升+教学提升”“理工+哲学社会科学”的青年教师发展平台。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在计划征求教师意见的座谈中,校机器人研究中心程洪教授说:“‘团队学术跃升计划’就是校内的‘111’计划,为校内团队今后申请国家‘111’计划提供了很好的前期支持。”

  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学会颁发最高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刘盛纲院士拟邀请8位该领域全球顶级专家到校合作交流,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提升学术水平,为培养“青年号”人才铺路搭桥。

  受到“骨干教学队伍海外培训计划”支持的光电学院副研究员周鹰,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培训让他在教学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总认为,优秀教师要做到所教内容正确、有意义,语言幽默,吸引学生;而现在,我却认为教师课堂讲授能力只是一个方面,要保证学生学习效果与质量,更重要的是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及有层次的课程设计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尤其对于工程类学科而言,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应该是分析、解决、评价问题等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提供辅助与支持。”

骨干教师经验交流.jpg

  一系列支持教师发展的计划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多类型的支持,改变了以前通过海外学术访问实现学术提升的单一模式,改变了学术提升机会多,教学提升机会少,支持理工类老师多,哲学社会科学老师少的状态。“学校专门针对哲学社会学科教师出来了‘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成长接力行动计划’,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和支持,我们更有信心为学校开创哲学社会学科繁荣新局面。”外国语学院高山副教授坚定地表示。

高规格海外研修——别开生面

  过去,学校有一年及以上海外经历的教师人数并不多,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推动我校教师学术水平提升,学校出台了“青年教师出国(境)行动计划”。随着计划的大力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申报出国项目,教师发展中心张平的工作变得越发忙碌。在出国项目申报期间,他认真审阅每一份申报材料,不厌其烦地与申请人进行沟通,确保申报材料准确无误,“当看到很多老师顺利拿到出国资格后,可能我比他们还高兴。”

  截至2016年底,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一年以上海外比例达到了55%,多位老师通过该计划走出国门得到了提升。“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汪忠来研究员多次前往国外访学深造,他说:“学校的这个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让我与国际同行得到了零距离交流、深入的探讨,促成自己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比例.png

  量的提升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质的飞跃。学校鼓励教师们前往一流名校的一流学科、师从一流导师,2016年多人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赴世界排名前50、前100的高校访学比例分别升至34.82%、44.64%,较2015年分别增长14.97%和14.87%。

  2016年恰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20周年,为了更好的体现出国留学成果,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党委宣传部收集了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杰出人才的优秀事迹案例42篇提交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为留基委成立20周年征稿中提交优秀案例最多的高校,并汇编成《路在脚下——记成电人国外访学之旅》一书,作为国家留学人员行前培训自选教材。

张宁.jpg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上级部门的关系与指导,201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宁一行来校调研,对我校公派出国的开展情况给予了高度肯定。此外,教师发展中心还承办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欧洲地区部分与国外合作项目专家评审会”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四川地区行前培训会”,吸引了省内高校的600余名出国留学人员参加,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在全国的影响力。

高水平学术活动——全面响应

  “我想邀请专家到校做学术活动,请问能帮我们组织开展,吸引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参与吗?”几乎每天,教师发展中心的袁俊艳与郭亚文老师总会接到来自各学院教师关于开展学术活动的咨询电话。而她们总会对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帮助老师们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为老师们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为了建立青年教师与国际知名大师间的联系,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教师发展中心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定期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来校作专题学术报告或交流研讨,为教师搭建学术交流和联系平台,营造活跃学术氛围。2016年开展了“名师讲堂”“学者论坛”“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沙龙”等形式各样的学术活动127期,参与学院由2015年的7个扩大到2016年的14个。广泛邀请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内外的知名专家180余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合作者、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陈敏,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吴一戎,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Matthew Turk等11位院士和20位IEEE Fellow,受益师生近5000人次。

郭院士.jpg

  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广大教师中收到较好反响。曾邀请到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IEEE Fellow Yeo Kiat Seng教授的物电学院教授马凯学表示:“学术交流是学者和科研人员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伴随着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拓展视野、取长补短、而且可以提升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和学者的学术影响力等,其重要性是毋庸复述的。”多次邀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的政管学院赵蜀蓉教授感叹到:“君子勤学,方有百工技艺。勤学之道,本于交流互进。教师发展中心已历二载,筑殿堂以奉贤士,导学生以强科学。今逢吾校甲子之际,看学术之鹊起。有憾乎?无憾矣。”同时,学术活动还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大咖云集的“名师讲堂”荣获学校2016年精品文化活动。

DSC_0822.JPG

  从最初只有零星可数的教师主动邀请专家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到现在每周至少举办3次的学术活动,在教师发展中心的积极宣传以及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参与和影响下,我校教师开展学术交流积极性大大提升,为学校的科学研究和学科交叉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处可见讨论,转角遇见大师”,这是教师发展中心每一位成员希望做到的。

  人力资源部部长胡俊教授表示,学校正行驶在双一流建设的大道上,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渴望杰出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人力资源部将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内培”和“引进”打造成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引擎,为学校教师成长成才的升级版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一戈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