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2017年学校工作研讨大家谈(一)
文:王晓刚 图:邝俊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2-18 5208

  2017年学校工作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2017年学校工作要点进行了热烈探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与会代表群情振奋,纷纷表示对学校战略方向的认可,结合本校、本单位实际深入研讨推进工作的思路方法,代表们也献言献策,共同表达了2017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和冲劲。

12cd6557b69a7ac5b9068d7b35290486.jpg

408132e3efdaa4984b2a0876f7286773.jpg

——关于“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吕红胤:

  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加强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尤其是要发展杰出人才和青年教师入党。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发动优秀教师党员和学院机关党员,从影响身边的教职工做起,从新进人员做起,做好引导工作,欢迎杰出人才和青年教师成为党的一员,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耿技:

  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是2017年学校工作研讨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党委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贯彻落实呢?我认为,对于基层党委来说,关键切入点还是基层党支部的建设。目前基层党支部建设主要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其一是基层支部设置不合理,学生支部是按年级设置的,并且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而调整,随着学生的毕业而解散。显然,这种传统的设置方式不利于支部建设工作上的“传帮带”;其二是支部活动开展不给力,许多支部组织的一些活动常常是为了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而推出的应景之作、凑数之作。这些活动缺乏主题、形式呆板、无滋无味,既不能起到教育广大党员的作用,也无法满足广大党员的基本诉求。因此,下一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定要着力解决这两大难题。

研究生院副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汪利辉:                  

  我校现有5200多名研究生党员。目前,研究生党支部主要有“横向”和“纵向”党支部两种模式。“横向”模式即年级党支部模式,“纵向”模式即跨年级以科研团队研究生党员为主体的党支部模式。其中,“横向”模式的确存在传承性不够的问题,而“纵向”模式则具有很好的传承性和发展性优势,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因此,我们在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中已开始加强向“纵向”模式的引导。另外,教工党组织有党小组、党支部、党总支、党委等比较完整的组织形式,而5200多名研究生党员的组织形式只有党支部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是否可以考虑更多的组织形式,以利于研究生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这一点值得探讨。


——关于“电子信息+”战略思路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杨平:

  昨天听了亚非书记的报告和交流发言深受启发和鼓舞。李言荣校长提出学校当前最大的机遇是“电子信息+”,对此我们十分认同。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机电学院的实际,我们认为机电学院的“电子信息+”就是将信息化、智能化融入制造行业,在制造装备和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切实走向“智能制造”。因此,在“一校一带”行动计划的引领下,我们学院已经在菁蓉镇谋篇布局,成立了成都电科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可以说,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智能制造”都是我们的主要发力点。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 黄琦:

  学校关于“电子信息+”的战略判断十分准确和及时。我们能源学院所从事的研究正是“电子信息+能源/电网”的一个重要典范。从2009年开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智能电网的研究热潮,中国充分发挥我国在电网领域的优势,在这一波科技浪潮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多个领域处于领跑和并跑态势。现在由我国发起的能源互联网,也被称为智能电网2.0或者互联网+智慧能源,充分利用信息、通信和控制等电子信息技术将各种能源融合为一个整体,实现各种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最佳互补组合和最大化利用。在深度参与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电子信息优势,我们紧紧把握能源科技发展前沿,开始进军“能源区块链”领域。能源问题将是未来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尤其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新能源的探索正成为下一阶段社会发展的亟需,新能源带动的产业升级与变革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手,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手段,希望学校加强组织,兄弟学院齐心协力,与业内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推动“能源区块链”尽快进入科技部项目指南。

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 田书林:

  “电子信息+”是大趋势,也是大机遇。以“工业4.0”或“智能制造”为例,可以说,业界对它的关注和重视已经十分火热了。而要发展“智能制造”,就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这对机电、自动化等领域都是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电子信息+”不仅要求我们在科研上“+”,也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相应的部署和体现。另外,“电子信息+”的概念很好理解,但要产生成效就需要切实的行动,否则它就会蜕化成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也要积极对接国家制造业升级的战略,与相关部委或单位加强沟通联系。

——青年人才代表心声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妍宁:

  我很高兴成为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员,也很感谢学校和学院对青年人才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我也深感责任重大,只有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才能不辜负学校和学院的期望。我来到电子科技大学不久,还处在适应的过程当中。正如许多青年教师一样,我也希望学校和学院能够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融入学校的发展战略当中,聚焦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做真科研;也希望校内各学院和团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编辑:罗莎  / 审核:张娜  / 发布: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