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2017年学校工作研讨大家谈(二)
文:杨丽可 图:邝俊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2-19 5018

  2017年学校工作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2017年学校工作要点进行了热烈探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与会代表群情振奋,纷纷表示对学校战略方向的认可,结合本校、本单位实际深入研讨推进工作的思路方法,代表们也献言献策,共同表达了2017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和冲劲。

8f42dadf339b201aa4ed802ffdd19d5b.jpg

f4edbe12c95d2ff8f4af5e7f278a08a6.jpg

——关于“一校一带”行动计划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少谦: 

  学校的科技创新要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我们要深入研究,包括汲取其他兄弟高校的经验,思考我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哪一个方面?如何融入国民经济主战场?我们在一些领域已经占领了一些制高点,但是还要进一步加强谋划,加强校内组织,集中力量,形成更大的优势。如何组织?如何联合?这也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校一带”是学校的巨大机遇。电子信息技术只有不断辐射到其他行业,才有更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同时,竞争和挑战也接踵而至。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方面,学校掌握了哪些核心技术?有金刚钻,才有底气揽瓷器活。近年来,我们实验室正是毫不动摇地加强技术积累,终于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总之,我们要坚持“三个面向”,深入分析机遇与挑战,专注,坚持,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

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樊勇:

  我认为,学校的发展方略研究透了,接下来就一定要坚持。坚持才能出成效。比如,学校加强基础研究,奖励高水平文章,推进学科发展。政策长期坚持下来,学院师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SCI二区发文显著增加。当然,政策既要着眼长远,又要注重细节、可操作。

  面对“一校一带”巨大机遇,人力资源要做增量。我们需要新增技术推广、产业方面的人才,弥补我们不擅长的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主战场的工作,同时实现新的突破。

光电信息学院党委书记 郑宇涛:

  分析光电学院的人才队伍,其中三分之一着眼于基础研究,致力发表高水平论文;第二个三分之一是国家重点项目的骨干,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第三个三分之一的人才可进入“一校一带”行动计划中,在成果转化、面向经济主战场发挥作用。学院着力于杰出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关注关心老师们的所思所想、困惑,创造人尽其才、积极向上的环境,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关于“电子信息+”战略思路

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院长 陈雷霆:

  我认真学习了2017学校工作要点和校领导讲话精神,对“电子信息+”“开辟电子科大新的长宽高”印象深刻,深感振奋。我认为,电子科大的长宽高既要在行业中扩展,也要在地域中扩展。目前,学校与成都市合作紧密,也可向已有合作基础的广东省扩展。电子科技大学是电子信息领域中人才、技术的富矿,广东省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是一座产学研合作的富矿。

  目前,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作为学校在广东的桥头堡,成效突出,前景广阔。我们要在广东这一中国产业发展的前沿,坚持以需求为牵引,推进科技创新。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在广东提升知名度,实现强强联合,加速挖掘富矿。

成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陆川:

  校长提出的“电子信息+”,正是在深刻分析我校情况的基础上,指出的重大机遇和发展方向。我理解,就是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特色优势,主动拥抱其他行业。成都研究院致力于在“电子信息+”的方向上探索,逐渐与各行业建立更深更广的联系,做大做强。去年成都研究院到款1.26亿,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经费来源于服务非电子信息行业,并成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可以说,我们是学校“电子信息+”战略的第一批受益者。我希望研究院对行业电子的深入参与成为新常态,2017年实现50%以上的经费来源于服务非电子信息行业。

  “一校一带”是学校“十三五”三大行动计划之一,成都研究院积极融入“一校一带”发展战略中,按照学校的统一思想、目标、要求,在智慧城市这个方向上做专做深。

  参加2017年学校工作研讨会,我的感受是:首先是要执行,要想方设法把校领导的规划蓝图执行好。其次,就是要干,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每年设立一两个执行目标,坚定不移地实现。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