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专访】王曾晖:胸怀时代 引领未来
文:杨丽可 整理 图:吴航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2-28 6355

王曾晖.png

  我学习了2017年学校工作研讨会的内容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校在各个方向上的布局有非常强的整体性和前瞻性,对于工作的铺开、推进、落实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指导和保障。比如,王亚非书记和李言荣校长多次强调的大力推进本科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恰恰就与学校引进高水平人才、提高科研水平的努力相得益彰。我在这方面的体会特别深:在刚入职几个月里,我访问了一些国内的985高校,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每所高校,我都遇到不少本科毕业于电子科大的研究生,他们在新学校也得到非常高的评价。我想,这种现象既是学校的骄傲,也值得思考:怎么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留在电子科大继续深造呢?现在,学校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大力发展高水平科研,恰恰就是对优秀学生最大的吸引力。而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留校深造,同时也为各课题组开展高水平科研提供了人员保障,并有利于进一步吸引高水平人才来校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这样的过程中,作为学校的青年教师,我想我该做的就是尽快把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好,把高水平科研工作开展起来,并且在上课、讲座、开展毕设等方面下功夫,让同学们充分地感受到选择在成电深造的优势:可以有最好的科研环境,有机会得到最专业的指导,能够从事国际上最前沿、最激动人心的科研。我想,随着学校的各方面的工作不断推进,就不但能够越来越多地留住优秀学生,更能够进一步培养好人才,从而全方位地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上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

  同样,整体性和前瞻性也体现于学校在各个科研领域的应用及基础研究的布局上。李言荣校长在研讨会中指出,站在现在看过去不难,难的是如何站在未来看现在、如何结合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现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科研工作的时候,胸怀时代的需求,落实“三个面向”。作为一名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的青年教师,随着入职以来与各学院老师的交流学习,我越发体会到基础研究对于学校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推进科研工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能够带来高水平学术成果,提升学校的学科排名;另一方面,它与应用研究相辅相成,是成果转化的重要源头,能够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经济主战场”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学校正在全面实施的“理科建设与学术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就是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工作的具体表现。只有基础与应用研究齐头并进,才能充分发挥我们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学科齐全,队伍整齐、平台多样的综合优势,把我校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理工深度融合的研究型大学。

  说到开展基础研究,方向和课题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我在春节期间酝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过程中,注意到信息科学四处的指南中明确提出不鼓励申请人为了跟踪所谓的国际热点而频繁变换研究方向,而是希望大家持续专注自己有积累的方向,深入探索,提出真正有创新性的申请。这让我想到李言荣校长指出的,只靠一味跟踪会导致下滑,必须有信心和勇气去引领一些交叉方向未来的发展,才能体现出我们学校的综合优势。因此,作为青年教师,我在科研开展过程中会认真思考如何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学校的优势,提出凸显学校特色的前沿课题,开拓属于学校自己的交叉方向,力争将校领导和基金委对科研工作者的期待转换为实实在在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成果,不负当下这段成电发展历史上,也是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