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孝平院士做客名师讲堂谈好医生的标准
文:教师发展中心 医学院 图:医学院 来源:医学院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17-03-12 4502

  3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受邀做客我校名师讲堂,为医学院师生带来关于“如何做一位好医生”的主题交流讲座。讲座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一住院大楼二楼报告厅举行,由医学院院长杨正林教授主持讲座。我校师生及附属医院医生聆听报告,现场座无虚席。

4.JPG

  陈孝平院士首先分享了裘法祖先生认真行医的典范故事,指出好医生的评价标准应该从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三个方面来体现。

  陈孝平院士提出,做人方面,一名好医生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对病人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将病人视为亲人朋友,树立“见病不见人”的正确作风。其次,在保证相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医生应选择最小成本的治疗方式为病人进行治疗,不应有“一把刀”的思想,逞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好的医生应该做到三个不计较:不计较时间,不计较金钱,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

  做事方面,医生在工作中应老实、踏实、认真、仔细,一步一个脚印。好的医生应严格按原则办事,谨遵外科诊疗基本原则,谨记 “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的工作方针,即“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具备精湛的手术技能;勤观察、勤处理、勤与病人或病人家属沟通和说明病情”,这样才能保障每例手术的成功。

  做学问方面,陈孝平院士指出,外科是一门科学,科学讲究实事求是,不得有半点虚假。医生不仅要做好临床工作,也应提高做学问的能力。一方面,医生应做到多读、多看、多问,努力提高理解能力,培养正确判断力。另一方面,医生应该做到“会做、会说、会写”,即“会看病,会做手术;会做学术报告,会给学生上课;会写论文,会作经验总结”。

  在场师生对陈孝平院士的分享产生了强烈兴趣,纷纷与其交流讨论。陈孝平院士与师生们就如何平衡临床与科研,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勉励大家要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一位好医生”。

  本次讲座由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医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陈孝平院士,胆外科领域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1953年6月生于安徽阜南,1973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陈孝平院士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做出了较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和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3项和肝移植术1项,应用到临床,效果显著。曾获得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并获得中国肝胆胰外科领域杰出成就金质奖章。先后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全国卫生单位先进个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医德标兵。

  名师讲堂由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于2014年启动,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来校作专题学术报告,旨在加强广大师生与知名学术大师间的学术思想交流与碰撞,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开拓学生视野。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