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月27日下午,我校第六届读书月暨2017世界读书日活动在清水河校区图书馆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相约春天”为主题,以诵读经典和诗歌讲座的形式,拉开第六届电子科技大学读书月暨2017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序幕。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出席活动并参与诵读诗篇活动。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敏在致辞中表示,大学是一个人读书的最好时期,近年来学校通过改善硬件环境、开展一系列引导性活动、推出经典书目、开展成电讲坛、开设《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课程等方式,营造出“好读书、读好书、把书读好”的氛围。他表示,本届读书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线上线下的结合,引导同学们品读经典、感悟人生,希望大家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获在其中。
在诵读活动的四个篇章中,申小蓉参与活动并与来自立人班的学员代表共同诵读《少年中国说》,铿锵有力的词句表达了大学生应担当起“少年强则国强”的责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杨敏、图书馆馆长李泰峰、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耿宝莹、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文学以及《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课程任课老师高正平、周涛、李滚、彭岷、邹涛、李杰、何敏、张维莎集体朗诵的《前赤壁赋》,带领大家回到宋朝,感受月夜泛舟的畅快,怀古伤今,直击心灵;台湾著名诗人陈义芝携手校艺术团学生代表带来了他的原创作品《灯下削笔》;艺术团学生代表朗诵的台湾著名诗人陈育虹作品《如果遇到》,也博得台下的阵阵掌声。
随后,台湾著名诗人陈育虹和陈义芝做客成电讲坛,结合诗作,为成电师生阐释诗歌的艺术和魅力。
陈育虹认为每首诗都有不同的念法。诗到底是什么?给诗下一个定义就是:诗是文字的艺术。诗有意象、意义、意境,诗也有音调、旋律、韵律。诗是非常精炼的,散文可以写几千字,小说可以写几万字,而诗只有短短几十个字。“我常说,诗是语言的N次方,它是无限扩展的。”诗本身是精炼的,是充满意象的,是有些神秘的,陈育虹表示。
陈育虹在现场朗诵并简要讲解了自己的七首作品,通过具体的例子为同学们解读如何朗读诗歌和理解其中的意义。她讲到,诗歌《让雨》有一个根,就是“让”字,中间有快慢,是“随性的爵士乐的节奏”。陈育虹说,大家常常觉得我们学文学是一个传统的项目,她在作品《中断》中“过渡”了李清照的一句词,就是希望这是将古典带到现在的一种方法。她强调,诗的语言必须创新,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要将传统带进来。
陈义芝在开场吟诵了一首苏东坡的《自题金山画像》。他说自己非常喜欢苏东坡,自己的有很多首现代诗作品都是向苏东坡致敬,“苏东坡一生漂泊在路上,走过的路很多,是中国诗人里面走得最多的诗人”,“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陈义芝说苏东坡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价值观,展现了其特有的风格。他用苏东坡的诗中展现的旷达精神与现场师生们共勉。
陈义芝说,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写作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他认为孤独感受十分重要,并且阅读对于写作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谈到诗歌,他认为诗是漂泊者的居宿,“苏东坡最终就是在他的诗里面,在他的文学里面安居的”,同时他还强调诗是漂泊者的居宿与诗是语言的N次方并不冲突,他认为前者指的是创作者的主旨,而后者则强调诗是语言的艺术,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两者相辅相成,并不冲突。诗的内涵和技巧都很重要。
陈义芝认为小说是用故事情节来呈现,散文是用人生经验来沟通,而诗是通过意象来表达。对于诗歌来说,象征很重要。诗是一个整体,要全面理解,虽然读起来很困难,不如散文和小说易懂,但是当你读懂了一首诗,你就会有喜悦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有很多的想象。
关于现代诗是否濒临“死亡”的问题,陈育虹认为,如果说现代诗将死,一定是死于陈腔滥调,所以一定要创新。现代诗难懂,就像加减法永远比方程式简单,诗也许就是“方程式”,一定要去研究。而陈义芝认为,只要人类还有精神的需求,还要有情感的表达,诗歌就一定会存在。他说,文学不可能变成完全通俗和大众的,好的作品不一定能被一般人认可,不一定能在当代被认可。他希望也相信诗歌不会“死亡”。
本届读书月以“阅读树志,百学修身”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传播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精英人才培养。读书月期间,主办方将举办主题图书展览、资源利用讲座、写作能力培训、新技术应用体验、经典影视展播、网上荐书活动等各种精彩纷呈的活动。
本次诵读活动由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图书馆、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