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黄洪钟教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
文:陈伟 图:陈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5-03-12 6933

  编者按在今年的党政工作研讨会上,长江学者、二级教授等高端人才首次受邀参加会议。会后,学校新闻中心对他们进行了采访,邀请他们畅谈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今天,我们刊出对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黄洪钟教授的专访。

       学校党政工作研讨会提出:只要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两条主线,我们就抓住了大学改革的本质。对于电子科大这样的985大学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须紧紧抓住的中心工作。

1426055160854079.jpg  学校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我们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并形成了培养行业精英人才的普遍共识。作为学校的二级教授,一个来成电十年的教师,我和我们团队也将牢记使命、积极践行,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可靠性工程领域的高端人才。

  我认为,在当今这个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闭门造车是肯定不行的,必须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国际标准培养有成电特色的学生。近年来,我们在这一方面也进行过一些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举措:

  第一,想办法把本领域的国际权威、知名学者“请进来”。比如,美国罗格斯大学机械系副系主任H.C. Gea、工业与系统工程系主任E.A. Elsayed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副系主任M. Xie等,都曾来学院与我们共同为研究生开设课程。他们讲课生动、深入浅出,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老师们也很受启发。在他们授课的一两个月里,学院师生都抓紧时间找他们探讨,可谓是“面授机宜”、受益良多。

  第二,邀请国际著名公司资深专家、技术人员来校开设讲座。我们学校主要是工科,必须向这些业界精英求教,才能了解和感受业界的最新发展。我们曾经邀请了美国GE、日立全球资讯等著名公司相关专家来校举办系列讲座,一般是上午和下午各3个小时左右,连续讲座2-3天,介绍国际一流企业的科学研究、最新动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第三,与国际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我们与一些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学生机制,像团队的刘宇研究员是去美国西北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的,毕业后即获得首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朱顺鹏是去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的,毕业后获得第二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汪忠来副教授是去美国密苏里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后,又去美国奥克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并被该校授予“学术重要贡献和国际交流奖”,今年汪忠来还入选了2014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他们的成长,联合培养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第四,吸引国外优秀研究生来成电交流学习。我们不单单是派学生出去联合培养,也重视吸引国外学生来校访问交流。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就有一位博士研究生Ramin Moghaddass来我们这儿访问三个月,现在MIT做博士后。我们的研究生通过和他一起交流、共同学习,碰撞出了一些思想火花,对双方都是有益的。这个月,还会有一位印度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urkela的Diptiranjan Behera博士来我们这做博士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外学者对我们团队的认可。

  第五,主办和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我们已经连续五年举办“质量、可靠性、风险、维修性及安全性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团队的研究生全程参与会议主办,在与国际一流学者面对面交流中,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我们还组团参加本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团队老师一般带领多名同学与会,触摸前沿、开拓视野。我们的学生在这些大会上也有很好的表现,获得了ICFDM2008、ICMR2011、QR2MSE2013等国际学术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展示了电子科大学子的风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还要强调的是,必须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严格要求硕士生、博士生,虽然他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但人总是有一些弱点,我们通过考勤、严禁在实验室打游戏看电影等,督促他们将时间用到学习、科研上,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天、每一分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科研习惯。当然,导师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严谨的治学态度等,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发挥垂范作用。

  当前,学校正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的主攻方向,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努力把电子科大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办成可靠性研究领域重要的人才孵化基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