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诺奖得主格林贝格尔教授走进成电与师生交流
文:学生记者团 微固学院 教师发展中心 图:学生记者团 微固学院 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5-03-18 4441

  3月16日,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彼得·安德烈亚斯·格林贝格尔(Peter Andreas Grünberg)教授来到我校,76岁高龄的他分别做客清水河校区图书馆600人报告厅和教师发展中心第6期学术沙龙,与我校师生探讨学术热点研究、发展趋势和个人成长,并就最新学术前沿问题与成电学子面对面交流

  格林贝格尔教授是德国物理学家,主要研究固体物理学,因发现巨磁阻效应与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教授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426596722872772.jpg

1426555209363740.jpg

  在清水河校区图书馆600人报告厅,格林贝格尔向大家梳理了世界能源使用的发展脉络、前景和能源替代问题。以航空燃油为例,一天24小时内,全世界上空长期飞行的飞机大约有1000架,最大的一架一小时要耗费大约1000吨的航空燃油。这样算下来,全世界飞机一年的燃煤总量是2亿吨。“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他说,能源消耗占社会资源总消耗的6%-10%左右,“多年以后,当原油已被消耗殆尽之时,我们还剩下什么?”

  随后,他将话题转向计算机领域。他认为计算机的能量消耗问题往往被人所忽略。“视频会议通话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吧?计算机是通电的,它也需要能源支持,所以说,能源领域的突破是极其重要的。”因此,纳米材料在节能及可持续领域的应用既是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工艺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方向。

  他还介绍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巨磁阻效应。巨磁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这项发现使得存储单字节数据所需的磁性材料尺寸大为减少,从而使得磁盘的存储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如今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中,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426596727772627.jpg

  在讲座环节后,格林贝格尔教授还风趣地回答了学生记者关于爱好和选择物理的缘由。他说,音乐使人陶醉,让人放松,所以他从小很喜欢吉他,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还曾弹奏过吉他。而物理学是一门越学越有趣味的学科,他一接触就感受到了物理的魅力,从此便沉醉其中。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张怀武教授主持本次讲座。讲座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微波材料与器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共同主办,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承办。

  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学术沙龙上,格林贝格尔教授受邀与来自电工、微固、物电、光电等学院的30余名师生共同探讨了自旋电子学、巨磁阻效应等方向的前沿热点问题。

  交流会上,微固学院特聘副教授金立川做了关于自旋电子学研究的报告,分享了该领域的前沿热点和研究进展。格林贝格尔教授结合自旋电子学目前的国际发展趋势及热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关于青年科研工作者应当如何抵挡外界的诱惑,潜心研究学问并不断提升,格林贝格尔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大家,青年科研工作者应将眼光放得更长远,勇于钻研,不要计较一时得失,日后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到场老师表示,本次学术沙龙让他们领略了诺奖大师的风采,开阔了眼界。特别是在和大师进行工作交流和探讨时,能得到大师的肯定,是对他们工作的鼓舞。他们将加强与国际一流相关研究方向老师和团队的交流,争取借鉴更多的经验和思路,以运用到今后的研究中。

  本次活动由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微波材料与器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承办。

编辑:一戈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