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巍巍成电,60年发展洪流中,青年教师是生机盎然的乐章。在2016-2017学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新一代的年轻教师展现了他们立德树人、蓬勃向上、热爱教学的风采。新闻中心采访了获得本次竞赛一等奖的五位老师,他们的师德、才华、气韵正是青春成电的缩影。
2016-2017学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的现场,电脑正随机抽取参赛老师准备的题目。“三、二、一……电脑屏幕上显示出王也洲将要显示的教学内容——“美术馆定理”。
王也洲皱了皱眉,这是五个备选题目中准备得最弱的一个。他迅速调整好状态,登上讲台。从地下停车场摄像头如何安排的问题入手,王也洲引出了凸多边形、凹多边形的概念,随后从数学的角度对摄像头的安排进行证明……一到讲台上,王也洲就忘情投入,最终获得竞赛的一等奖。
作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倡议者之一,王也洲特别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大平台,让更多老师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他觉得自己的愿望实现了,也很享受竞赛带来的快乐。
育人之乐 在于传递知识
“各位同学,春天到了,美丽的校园内花朵绽放,色彩斑斓。你们知道一朵花有多少个花瓣呢?”王也洲的提问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课堂上传出讨论的声音。
“花瓣的数量可不是任意的,其中也有数学问题。请大家下课后去校园里看看,花瓣的数量是不是2、3、5、8、13、21等数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斐波那契数……”
新的一天,“王氏教学”再度开课了。
“从上高中起,我最感兴趣的职业就是教师。”王也洲说,“这是很崇高的职业,让人心生敬意。”他在求学期间,逐渐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我要成为一位大学老师,在学校这片净土做研究、教书育人。”
2011年,王也洲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回到母校工作。他当时对未来的发展还有些迷茫,不太确定工作的重心在哪里。“一定要记住,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科研两手抓。”当时的数学学院院长黄廷祝教授的这句话让他终身难忘,也成了王也洲为之奋斗的方向。
每次上课前,王也洲早早来到教室,走到同学们中间,了解大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他也不着急走,留下来与大家交流,答疑解惑,给同学们暖暖的感觉。课上,王也洲经常引用名言和有趣的故事,让课堂变得有滋有味。比如,“请抬起你高贵的头,只有懒汉和懦夫才在睡梦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引得同学们会心一笑,而他讲述的数学名家的爱情故事更让人感受到数学之美。
“每当我走上三尺讲台,看着下面一百多名学生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这激励着我在教学事业上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不能有半点马虎。”王也洲动情地说。“这些可爱的学生让我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不仅要教好数学,还要把数学魅力的传播作为更高一层次的追求!”
数学之美 在于感受文化
“从勾股定理到费马大定理,可以理解成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思维如何转变?”这学期刚开的《数学文化》课堂上,王也洲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勾股定理是x²+y²=z²,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由x²个单位正方形与y²个单位正方形拼成一个边长为z的大正方形。比如你有一个由9块瓷砖组成的3×3正方形,一个由16块瓷砖组成的4×4正方形,那么所有的瓷砖可以拼起来组成一个有25块瓷砖的5×5正方形。费马看到勾股定理后,就想能不能把一个由x³个子立方体构成的立方体加到另一个由y³个子立方体构成的立方体上以组成第三个较大的立方体?即x³+y³=z³是否存在正整数解?更一般地,当n>2时,方程xⁿ+yⁿ=zⁿ,是否存在正整数解?费马确信不存在满足条件的解,这就是著名的费马大定理。”一聊起数学问题,王也洲滔滔不绝。“受到费马思想的启发,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将著名的炮弹问题进行了推广,发现了一个类似的结论。《数学文化》课程组的何军华老师利用有理点群这一工具首先证明了问题的正确性,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初等的证明。目前,我们正在指导一名本科生完成此项工作,令人满意的是,他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
王也洲表示,“我希望通过《数学文化》这门课,能够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领会数学思维、体会数学精神、提高数学素养。”
王也洲一直致力于数学与文化的融合。他经常用生活中的问题、趣味性的故事引出讲解的内容,“抽象的定义、枯燥的公式、乏味的符号,这不应该是送给学生的见面礼。”因此,他系统地研究如何把数学与文化结合起来,讲授更精彩的课程。
在王也洲看来,数学文化不仅融入课堂,更融入了生活。他和同事们在清水河校区散步,看到河水蜿蜒流淌,这触发了他的数学思维。“可不可以借鉴‘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在清水河中增加一些支流,每一个支流上修一座桥呢?这样,同学们有空可以沿着河流行走,一边散步,一边解决这个著名的数学问题。”
“教学实践表明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涵,体会数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还能带给学生新观念、新思想、新思维。”王也洲信心十足,要继续在学子中传递数学文化的火苗。
教学之就 在于精益求精
自2011年工作后,王也洲连续三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2012年获得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15年的教师节前夕,王也洲同时获得“先进工作者”、“本科教学优秀奖”以及“研究生教学优秀奖”三项殊荣。但是,王也洲就像“贪心的小饕餮”,他说:“学习新知、改进教学方法,永远在路上!”
王也洲经常与物电学院滕保华教授一起乘坐校车,他们利用短短的乘车时间讨论教学改革的一些经验与方法。“滕老师曾指导的两位本科生完成了论文《巧克力相变中的滞后》。该论文入选国际著名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2016年度Highlights,并且位列第一栏。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工作,这也是我校在研究型教学方面取得的一项显著的成绩。滕老师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与推广。”
作为一名老师,王也洲尽心竭力地去指导每一位学生。他严谨的教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让同学们获益良多。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指导多位本科生在国际数学期刊上面发表科研论文,他期待每年都能指导一位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
王也洲认为,本科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弱,对整个学科没有太多了解,所以不知道哪些是好问题,哪些是能深入探究的问题。老师让学生参与系统的研究,深入钻研其中的一部分,效果很好。他打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让本科生设计一台计算机,他可能设计不出来。但是老师把框架搭好,只让他们去做CPU环节,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思考问题更细致,可能会设计出新的CPU,从而得到很好的锻炼。”
作为一名青年数学教师,王也洲认为数学就是他的全部。从初出茅庐的“菜鸟”到大鹏展翅的“飞鹰”,也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但王也洲相信,凭借潜心教学的努力与不求回报的付出,一定会育得桃李遍天下!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