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戚发轫院士讲述生命中的“脚下与星空”
文:学生记者 周宇思 任蓝草 图:潘宇翔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7-11-12 7341

  47年前,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太空;14年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进入太空,中国成为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这些我国航天事业里程碑事件的背后,凝聚了戚发轫这位航天人数十年的人生岁月。11月9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神舟一号到五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做客成电讲坛,讲述中国航天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他生命中的“脚下与星空”,勉励成电学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讲座前,校党委书记王亚非会见戚发轫院士一行,学校办、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人参加会见。

c657306b7c1f91503a810578bd10e752.jpg

航天大国要学会利用太空资源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由于这一成就的开创性意义,从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被定为“中国航天日”。

3a56d4bfc092a55fcec47f44f4bcfa9a.jpg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让我们拿到了进入世界航天大国的入场券。”戚发轫介绍说,东方红一号卫星不仅重量达到了173千克,比前4个国家发射的第1颗卫星质量总和还要多29.8千克,并且技术十分先进,可以不变调地完整地播放《东方红》乐曲,其电子测控技术也很先进,可以准确预报卫星什么时候运行到什么地方,“由于进入太空后温度变化很大,法国的卫星‘冻死’了,日本的‘烧死’了,而我们的东方红一直运行正常。”

  从东方红一号到东方红三号,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戚发轫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在他看来,航天强国要学会利用包括轨道资源和环境资源在内的太空资源。地球上空的轨道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正是有限轨道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利用好这三大轨道,将使经济、军事、国家安全受益良多。

  同时,环境资源的利用前景也非常广阔。穿过厚达100公里的大气层主体部分后,太阳能衰减得很厉害,地面利用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太阳能发电受到很多限制。但在空间轨道上,空气十分稀薄,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轨道上建一个太阳能发电站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这么大的能量怎么传到地球?”戚发轫说,这也是科研界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此外,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上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推算出月球上有几百万吨氦-3,“氦-3可以与氘一同参与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电力可供地球上的人类用一万年。”

  在2016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戚发轫认为,这是任务,也是挑战,必须要全力以赴去对待。

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取得了长足进步

  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是太空资源利用的三大领域。

  戚发轫指出,卫星的重要用途之一是传输信息。没有卫星技术的时候,北京电视台的节目传播靠微波实现,五十公里建一个站,投入了很多的经费,却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口能看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放卫星。

  “在尼克松访华时,美国人能用卫星能看到总统实时的活动情况,而在北京之外的中国人只有通过送过去的录像才能看到。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刺激。”为了解决通讯卫星的问题,1984年4月8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东方红二号卫星送到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开启了用我国自己的通信卫星进行卫星通信的历史。

  如今,我国即将在2020年完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工作,届时,35颗卫星将为全球用户提供精准的定位、导航服务。戚发轫介绍说,“现在,太空中有180多颗卫星在为我们工作,中国每年都要发射20多颗卫星,是世界上发射卫星数目最多的国家,这说明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回顾中国的载人航天史,戚发轫说,中国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从嫦娥、玉兔等神话传说再到六百多年前明代的万户,虽然没有实现真正上天,但是却奠定了中国在航天史上的鼻祖地位。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后,钱学森先生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载人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但由于研制队伍、经验和综合国力、工业基础的差距,几年后这一工程下马,载人航天工程暂时搁置。

  直到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说了四句令戚发轫记忆犹新的话:谁能准确判断世界的发展方向,谁就能在经济战中占有优势;高新技术是买不来的;高新技术的突破是要花时间花力量的;只有通过高新技术的突破才能锻炼人才。

  这四句话直接催生了国家863计划。863计划有七大领域,其中之一就是载人航天。经过认真论证,专家们认为,中国人一定要上天,并且要抓紧;上天不能用航天飞机,只能用飞船,制造要重复使用,降低成本。经过不断的研究论证,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步走:载人飞船阶段、空间试验室阶段、建立空间站阶段。

  从1992年到2003年,通过戚发轫等奋战在载人航天第一线的一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中国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梦想。到了第二阶段开始实施时,戚发轫已年逾七十。

  随后十余年间,中国航天人先后解决了出舱、交会对接、补加技术。在解决再生生命系统保障系统后,将真正具备建立空间站的技术基础。长征五号火箭恢复发射后,计划到2020年实现80多吨的运载量,把建立空间站所需的核心舱、实验舱、救生体和货运飞船送上去,“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肯定能保证2024年建成。”戚发轫颇有信心地说。

  深空探测也是三步走计划的组成部分。第一步是绕月飞行,第二步是解决降落的问题,第三步是在月球表面以及一定深度的地方取回样品并返回地球。同时,我国还在准备2020年开始火星探测,计划发射火星车降落到火星上,在一定区域进行探索,最后把数据传输回来。“这些充分证明我们在深空探测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

抓住发展契机,发扬航天精神

  戚发轫表示,“用航天人的话说,成功了不等于成熟,成熟了不等于可靠。中国人要想到月球上去的话,载重25吨的火箭远远不够,没有100吨的能力是称不上强国的。”

  中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在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的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和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也意味着有发展的契机。十九大提出,在第二个一百年的时候,我国要成为科技强国。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在航天技术、航天科学和航天应用等方面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不同差距。但戚发轫指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之所以说要警惕中国在航天事业上的赶超,一是中国有发展航天事业的强烈需求,二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有一大批有奉献精神的年轻航天技术人才。

  “东方红二号当时干了9年,载人航天我干了11年,无论干什么都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完成的。”戚发轫院士说,“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有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还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它们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航天精神的丰富和弘扬。”

594bde982e9605880d91b876c7b70ec2.jpg

  最后,戚发轫表示,爱国才有奉献。他认为,爱国是最大的爱,只有爱,才能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我们每个人要想为祖国做贡献,就要爱国爱事业。爱国,才会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汗水乃至生命。”

  本次讲座由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神舟一号到五号飞船总设计师。在主持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完整的地面实验方案,为保证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做出贡献。在主持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并建立了卫星可靠性设计规范,为提高卫星可靠性做出了有益的工作。在主持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时采用公用平台和模块化设计原则和多项新技术,不仅使中国通信卫星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为后续卫星研制提供了一个技术成熟的公用平台。在主持“神舟”号飞船时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总体方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飞行。

  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次,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