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最喜爱的老师】王京梅:做学生成长的领航员
——记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京梅副教授
文:学生记者 谢欣桐 图: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8-03-11 9610

  编者按:优秀教师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中流砥柱。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荣誉体系的构建,对教师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2017年,五粮液-电子科大教育发展基金捐赠协议签署,用于设立卓越教学奖、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奖、教学新人奖等类别“本科教学奖教金”。去年底,由校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共同举办的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结果揭晓,10位老师荣获“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学校新闻中心陆续推出“我最喜爱的老师”、卓越教学奖、教学改革创新示范一等奖、教学新人一等奖获奖老师的报道,反映他们为学校精英人才培养做出的突出贡献。今天,让我们走近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京梅副教授。

王京梅_缩小大小.jpg

  讲台上,她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感染渴求知识的同学们;课堂外,她与同学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为迷茫的学子指引人生前行的道路;实验室里,她以十年磨一剑的态度勤勤恳恳钻研科研难题。

  作为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京梅副教授极为珍视这个来自同学们的肯定。“这么多年,我一直默默无闻地当老师,也乐意这么默默无闻地当着老师。但这一次活动,让我特别感动的是那么多人喜欢我,听了这个消息真的可以说是热泪盈眶。”王京梅说,每当站在讲台上,看着朝气蓬勃的同学们眼神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自己都感到特别高兴。“我也觉得,要更好地把每一堂课上好,对得起同学们对我的这份喜爱。”

引导学生塑造新思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在王京梅看来,电子科大的学生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但从高中跨入大学,大家需要认识到两个阶段学习模式的根本差异。在转型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不可或缺。

  因此,在“电路分析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里,王京梅经常通过实验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比如我会让大家思考,波形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电路里某一个元件,或者是电路里的某些干扰。当我把这些实际的东西带进去以后,又跟电路结合在一起,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他们在解题时更容易进入角色。”

  除了转变思维方式,掌握理论模型,王京梅认为,大学更要让学生们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电子器件基础”课程中,“电阻”“电容”等理论模型被转化为实际的工程应用,让课程内容与设计理念、方式方法挂钩,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和从事创新创业实践的同学们因此受益匪浅。“我原来在实验部分为什么提高不了效率?在设计的时候哪些参数没考虑到?有了实实在在的启发,同学们课堂的积极性就能够提高了。”

  来自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的学生周三强说:“王老师上课负责认真,这不但体现在她讲课细致全面上,她还会反复强调重点并且认真检查我们的课堂作业,上王老师的‘电路分析’课让我收获良多。” 

循循善诱,帮助同学们把牢正确人生方向

  在同学们眼里,王京梅不止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大家的人生导师。

  对于“教书育人”这四个字,王京梅说,“站在讲台上,我就不只是我自己了。每一位老师的责任都很重大。老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提升能力,还要在为人处世和认识社会等方面给学生做表率。”每次下课,总有很多学生围着自己讨论各种问题,这也是让王京梅倍感欣慰的一点。

  在教学生涯中,有件事令王京梅印象深刻。有一次,一位学生因为打游戏忘记了完成作业。当他向老师说明原委时,王京梅并没有批评他或者简单扣除平时成绩,只是劝他借着小长假回家的机会把电脑放回去。“其实这也不能怪学生们,有这个条件大家都想玩,如果老师管得不严,玩也就玩下去了。”当学生返校后,王京梅不仅十分关注他的作业完成情况,还给他补上了落下的课程。回想当时的做法,王京梅说,“如果他当时没和我说,或者我只说‘没交补起来就是了’,却没有和他进行深入的了解沟通,可能这门课就荒废掉了,甚至整个人就沉沦下去了。”

  曾就读于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2级学生张辽是王京梅电路分析教学工作所带的第一批学生,回想起王老师这些年来的关心与帮助,他心中满是感动,“相处的日子长了,感受到的是王老师的爱生如子。我们的作业上总会留下王老师各式各样的批注,如果课前时间充裕,王老师还会轮流给我们讲解问题。”课程结束后,张辽仍然与王京梅保持联系。“不管是大四时的迷茫,还是研二时科研四处碰壁,当我找王老师倾诉时,她不仅给我安慰,更有醍醐灌顶的恳谈。王老师的辛勤耕耘正是对老师大爱的最美诠释。”

  “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一两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一个人指路对他至关重要。”回想起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王京梅说,“作为一位老师,我在这方面觉得挺有成就感的。无论是在知识方面引导还是在做人方面能帮到他们,在同学们的成功之路上发挥了助推作用。我自己觉得我已经做了很多,但是还是要再多做一些。”

做科研,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

  除了教学,王京梅还要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她说,“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的休息时间,只有某件事情完成的时间和项目中的各种结点。”

  毕业留校后,她从事了十几年高强度的科研工作,也塑造了过人的专业素养。科研的强度固然大,但是王京梅认为科研一方面让自己更有耐心,另一方面也让研究过程中遇见的问题成为了教学中的生动案例,使得自己可以更加简明、高效、有说服力地阐述问题。

  曾经,王京梅主持的一项“高频开关电源中的高性能器件的设计应用研究”进入了关键阶段,尽管反复实验和操作,无数次更换元件,仍然无法获得理想的数据。她独自留在实验室,继续进行试验和操作,终于在崩溃的边缘获得成功——“无论是电路板、调试、材料还是器件哪个环节,都经常会遭遇失败。要重新设立方案,找到另外一条道路,让自己走下去。但最重要一点,就是耐得住寂寞。”

  对于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成电学子,王京梅鼓励大家首先明白科研是什么,再认真学习怎么做科研。“进了大学,我们不再像中学那样被动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做科研的过程正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先要有创新理论基础和能力,然后再是创新设计能力。这就是大学生要跟上整个社会发展和实现角色转换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算下来,王京梅已经在成电21年了,从她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第一天起就深深地爱上了它。“因为我喜欢这个职业,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很感谢电子科大给我这方讲台,让我有机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王京梅认为,自己的成绩来源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对同学们也是如此。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亮点,一定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更好地更努力地坚持,就一定能成功。“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职业。只要是你热爱的,其实怎么做都会喜欢,加上为之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就很有可能会获得想要的结果。”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