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资源与环境学院小文班(立人11班)的同学们赴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开展学科现场教学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翔、小文班班主任闫永帅带队。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句民谣说的是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在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量金银财宝沉于彭山县境内的岷江河中的故事。在遗址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讲述了“江口沉银”的历史。他介绍到,“江口沉银”遗址发掘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水下考古的跨界结合,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团队做出的努力对“江口沉银”秘密的解开功不可没,同时还大大节约了二期考古的时间,为划定“江口沉银”的分布和保护的总体范围奠定了基础。通过介绍,同学们对“江口沉银”项目和电子信息技术在考古方面的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
资源与环境学院“江口沉银”项目探测团队技术负责人周军博士在遗址现场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团队寻找沉银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原理。由于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以及370多年河床的演变,水下地质情况复杂多变,传统大面积挖掘河床进行沉银文物的寻找是相当困难的,成本也非常高昂。团队结合电子信息技术,采用水上电阻率成像法、两栖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等综合探测技术,对超过10万平方米区域进行了探测。通过“电子信息+地球科学”的勘探手段,获得河床基岩构造图,最终确定了古河道的准确位置,划出“沉银有利储集区”,帮助考古发掘工作团队合理安排勘察挖掘工作,效果十分显著。
周军还向同学们展示了3D河床基岩构造图,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学院学科和专业的相关知识、电子信息材料、仪器设备等在本次考古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国内外电子信息材料和仪器设备的优劣,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应用等。
活动结束后,大家就此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进行了交流讨论。2017级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尹煊华讲到,这次现场教学活动让自己对所学专业应用有了更深入了解,对专业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6级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张洋讲到,看到实地的科研环境,对科研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了解到中国与国外在电子信息仪器和材料上的差距后,他表示自己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帮助国家迎头赶上,这也是新时代青年人的担当和责任。
在交流中,高翔向同学们讲到,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本次现场教学活动是学院推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十大育人”体系的一次有益探索。本次活动得到了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的大力支持,机会非常难得,希望同学们把现场教学过程中对“电子信息+地球科学”的深刻感受和认识,把现场教学过程中了解到的我国与发达国家相关学科、领域的差距,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拓展国际化视野,立志成为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