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由格拉斯哥学院主办的电子科技大学中英合作办学交流会在清水河校区举行。来自国内19家中英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单位的代表齐聚清水河畔,交流合作办学经验,共论合作办学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应对未来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理事长、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教授受邀作主题报告,副校长熊彩东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熊彩东欢迎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代表参会,向来宾介绍了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成果。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从硕士项目开始,逐渐延伸到本科层面的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试验田”,格拉斯哥学院自建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去年,学院首届毕业生交出了令社会和家长满意的答卷。希望各位参会代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沟通交流,探索办学规律,促进成功经验共享机制的建立,引领新时代合作办学的实践创新。
格拉斯哥学院院长曾兵作了“中英合作办学的几点思考——以格拉斯哥学院为例”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学院办学历程、专业设置、合作办学模式以及首届毕业生情况,建议中英合作办学要推进招生改革,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引导激励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适应并顺利完成学业,建好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师资队伍。
林金辉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定位、现行定位及发展趋势。他说,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外合作办学更应该总结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战略。未来,中外合作办学应满足人民对高素质、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助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他还着重强调了做好党建工作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意义。
我校学工部、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在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先后作主题发言。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院长陈岩分析了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与挑战,介绍了北邮国际学院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果,提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仍旧存在着师资不足、特定领域全球地位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罗青在“提升国际传播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发言中提出,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中功不可没,要进一步推进植根中国文化、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的办学思路与实践,在国际办学的资源引进中保持主动权和控制力。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院长史达作题为“国际化学术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分析了将“双一流”建设与中外合作办学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包括顶层制度创新、主动向学校核心专业辐射、将全球学术资源与本土化产业资源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师资团队等。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党委书记任新红在“全面实施‘双严’,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报告中介绍了如何把党建工作与中外合作办学方式相融合,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孔杰介绍了学院在“汇聚中英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创新人才”中作出的努力,认为在当今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的趋势下,充分对接并利用海外资源,服务“双一流”建设是当下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关键。
各参会单位代表还就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晋级制度、授课质量保证以及中英双方协调沟通等中英合作办学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参观了格拉斯哥学院办公区和实验室。
编辑:林坤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