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奋斗之美】李竞涛:勇敢走出舒适区 方能实现人生“逆袭”
文:学生记者 史佳磊 尹择如 图: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8-06-01 7721

  【编前语】学校新闻中心推出“美丽成电”主题宣传报道,以全面展示成电及成电人的奋斗之美、创新之美、师德之美、奉献之美、和谐之美,进一步激发广大成电人热爱成电、建设成电、奉献成电的内生动力。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踏入成电校门的时候,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竞涛是班里最小的学生,腼腆、羞涩、不善表达,遭遇了一系列挫折。经过四年不懈努力,获得“成电杰出学生”荣誉称号的他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展现了奋斗青春之美。

  2014年踏入大学的校门时,李竞涛只有16岁。班里32个人,他是最小的那个。

  初进校园,他腼腆、羞涩、不善表达,遭遇了一系列挫折,先后落选了校学生会、英语高级听说班和立人班。

  但是在即将毕业时,他却收获满满:本科期间完成SCI论文9篇、EI论文1篇,并收获成电学生的个人最高荣誉——“成电杰出学生”称号,同时还拿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全奖直博offer,将师从IEEE Fellow Chakrabarti教授。

  当被问及在成电四年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他的回答是:坚持每天早晚自习时,从寝室到图书馆的路上听着音乐骑车飞奔的瞬间。

  成绩的背后,是长期的坚持与付出的汗水。

李竞涛1.jpg 

成电人应该更好地拥抱和改变世界

  “要出国深造的想法,是从大一起就坚定了的。”当李竞涛落选英语高级听说班时,心里便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他来不及沮丧,便毅然踏上了勇敢突破自我的道路,正如他的名字“竞涛”一般——与波涛相竞。

  认真分析后,李竞涛认为英语是对自己今后发展最大的限制。

  为了提升英语水平,他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提高语言能力。从大一到大三,李竞涛坚持每天早晚各背200个单词打卡,无字幕学习斯坦福“量子力学”和拉扎维“模拟集成电路”视频课程。他埋头苦读或与外国留学生“搭讪”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图书馆二楼E区的英语角。即使是在宿舍,他也时常一个人对着无字幕的TED视频,一词一句反复练习口语。此外,他还坚持阅读英文原版名著,翻译学术文献,动手写综述。

  伴随着日复一日的投入,李竞涛的英语水平飞速进步,在各类考试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对付出最好的回报:托福考试拿到102分,其中阅读单项满分;GRE考试总分328+3.5,其中Quantitative环节满分。

  尽管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李竞涛对自己的口语水平并不感到满意,认为自己还能做得更好。他广泛地参加到国际交流活动中,既锤炼了语言能力,又提升了领导力。

  大二期间,李竞涛召集有志出国深造的同学们和校内五十多名留学生一起,创建了“飞跃重洋俱乐部”,并担任第一任部长。在俱乐部举行的汉服文化秀上,中国古代华美的传统服饰和留学生们的歌舞表演让中外学子顺利破冰、积极交流。历时四天的文化沙龙中,他从传统节日、饮食、礼仪和娱乐等方面,为留学生们全面介绍了中华文化。端午节期间,他手把手教留学生包粽子,用流利的英语讲述关于端午节的历史。“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谱民族乐章”,飞跃重洋俱乐部通过这些活动让中华文化的一点一滴深入到外国友人的心中,李竞涛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友谊与成长。

  2015年至2016年,李竞涛先后两次以负责人的身份接待蒙彼利埃大学法国留学生访问团。在和法国学生、带队老师的交谈中,他切身感受到了中国正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越来越多的人乐意与中国交朋友,乐意走进中国、了解中国、融入中国。

  李竞涛认为,作为成电人和中国人,应该更好拥抱和改变这个世界。因此,他出国的愿望愈发强烈,更渴望为具有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成电人代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听到来自成电的声音。

踏上科研之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前进的脚步

  从大二开始,李竞涛和班上的同学组建的创新项目组便加入了“模电女神”樊华副教授的课题组。李竞涛担任项目组组长,从事“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片上校正算法”研究。

  对于初次接触科研的李竞涛来说,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几个月过去了,他仍然对提出新的校正算法一筹莫展。即使偶有新的想法,严格证明后发现也行不通,这让他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中。“我十分感谢樊华老师,是她一直关心并鼓励我走下来”,李竞涛说,当时樊华老师每周坚持和大家开一次组会,即使可能几周都没有进展,依然会每周帮助他们总结想法,鼓励他们拓展新思路。

  在项目组里,李竞涛广泛阅读了数百篇外文文献,常常一早就来到教研室,又赶在宿舍关门前匆匆返回。在他的记忆中,“我离开211大楼最晚的一次是晚上11点半多,居然在电梯里碰到了于奇教授;出门最早的一次是早上不到7点,却在食堂外面看到樊华老师开车来学校。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长辈们却比我们更辛苦,我们这些后辈做得还远远不够。我只有一直坚持下去,才能不辜负前辈们的期许。”

  但科研的枯燥和艰辛远远超出最初的想象。李竞涛所在的项目组最开始有20多个人,到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大三下学期开始,课业相对少了,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半一直“泡”在实验室。

  在此期间,李竞涛独立完成了一种时域比较器的设计并合作完成模数转换器校正算法,完成一作EI论文一篇、申请一作发明专利一项,并受邀前往2018巴黎ICESD国际会议作报告。在学校的暑期学校-国际学堂中,他还结识了意大利帕维亚大学Franco Maloberti教授,并担任了他在成电期间的学生助理。与Franco教授的交流令李竞涛深受启发,他提出了基于次序统计量的电容失配分析方法,并对校正算法进一步优化。在此期间他还提出了一种最优化的电容组循环校正算法,并撰写一作SCI论文两篇,现分别于TCAS-I、JETCAS等期刊审核。

  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李竞涛从一个科研新手逐渐在科学研究的大路上渐入佳境。

  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出众的科技创新能力,2017年暑期,他通过层层面试获得全奖资助,前往沙特阿拉伯的阿布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进行科研实习。在那里,他从事第三代半导体器件方面的研究,师从氮化硼先驱、半导体深紫外激光奠基人李晓航教授。

  在为期四个月的时间里,他白天在实验室辛苦地工作,晚上偶尔在海边聆听着浪潮,思考和总结一天的收获。

  国际顶尖的实验条件和学术氛围,再加上中国课题组里特有的“996式”的作息方式,李竞涛很快就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他协作担任了Advanced Material、Applied Physics Letter、Optics Expres等顶级期刊的审稿人,多次在JCM、SAL等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并合作完成论文六篇,并撰写一篇一作美国专利在审论文。

  在整个本科期间,李竞涛完成的SCI论文数量为9篇,EI论文数量1篇。其中,电路领域(包括电路与系统顶尖期刊TCAS-I)SCI索引3篇,EI索引1篇;器件领域(包括电子器件与材料邻域顶级刊物APL)SCI索引6篇。

  目前,他结合未来的发展以及自己的科研兴趣,决定在算法-硬件协同设计方向继续深造。面对人工智能的广阔发展前景,他选择了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被U.S. News & World Report评为美国最具创新力大学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师从Chakrabarti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未来,他将致力于研究在新一代硬件平台进行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算法的协同设计,设法突破人工智能在算力方面的瓶颈。

  “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任何东西都不应阻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勇于脱离舒适区,不要沉迷娱乐是李竞涛一直坚持的生活态度。他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只要认准了自己的选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尽量坚持下去,同时要使自己从困难中抽离出来,努力克服它们,不要陷落在没有效率的拖延里。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