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6月13日晚,木铎论坛第二讲“现代性视野中的科学理解及学科设置”在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举行,论坛主讲人为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杨煦生,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廖恒副教授和邓建华老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围绕“科学”的意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内涵和外延展开。杨煦生对中国精神史(思想史)、德国哲学(解释学/宗教哲学/美学)、欧洲汉学有过深入的研究,在论坛上,他由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科学”的概念在中国的出现开始讲起,认为关于科学的理解,存在着两种路向:倾向古典主义的包容性理解和建基于近代实验科学和工具理性基础上的狭义性理解。就“科学”一词内涵的演变上,杨煦生认为它的内涵不断向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靠拢,由科学无关功利的纯粹认知转化为纯功利导引的目的性,科学变成了提供纯粹知识的工具。
关于学科设置的问题,杨煦生对中西方古典教育的学科体系——中国先秦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西方所谓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进行比较。他认为,不管文化语境、制度语境和时代语境的差异如何,其基础首先都是成人之学,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六艺,显然更为全面,因为“射、御、书、数”四门已经全面涉及身心和智能的建构及人类总体经验的传承,而“礼、乐”两者则直指社会化和灵性和谐。
论坛上,在座师生就中国的工科类院校中文史哲类专业的设置和发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杨煦生认为,就中国的工科类院校来说,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还处在相当初级的阶段,需要找到自身定位,从实际出发,找到院校本身适合的发展方向。廖恒认为,应该对我国高校现状有深刻全面的认识,切实地积极应对这个问题,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编辑:董虹宇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