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四川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副处长华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会勇、四川大学教授杨金亮、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冯勇进等一行来到广东,深入调研科技创新基地和基础研究工作的成功经验做法。
7月27日上午,调研组一行抵达东莞进行实地调研。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研究院”)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本次调研工作,邀请东莞市科技局主管产学研工作的朱宝玉纪检组长参与,以“座谈会+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调研。
座谈会上,广东研究院院长陈雷霆介绍了研究院在莞十年的发展历程、体系建设、团队引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情况。
朱宝玉介绍了东莞市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基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他指出,东莞市为支持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采取了政产学研结合、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等方式,大力招引高校院所来莞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目前,东莞市新型研发机构共有33家,涉及高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云计算、纳米材料、超材料等技术领域,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产业和技术覆盖面,既能支撑辐射东莞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又能引领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东莞市先后出台《东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资助办法》《东莞市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扶持办法》等政策,为组建的各类新型研发机构提供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
朱宝玉还详细为介绍了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原“广东省材料实验室”)和中国散裂中子源等东莞市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建设项目为核心的中子科学城。朱宝玉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总规划用地1200亩,首期约400亩,初步经费预算超50亿元。实验室由东莞市政府、中科院物理所和东莞中子科学中心(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东莞分部)共建,将立足于建设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使之成为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研究中子特性、探测物质围观结构和运动的科学装置,可带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医学、国防科研和新型核能开发等学科发展。而东莞中子科学城作为一个多学科和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研究平台,将吸引更多的研究机构和产业落户东莞,未来可以与其他大装置、大学园区、科技园区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以科技产业为主的创新生态,实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
座谈会结束后,在广东研究院院长陈雷霆,副院长贺知明、梁勇等的陪同下,调研组一行前往中子科学城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广东省及东莞市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在校外设立的第一个校地合作共建平台,广东研究院紧抓发展机遇,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与莞工签约共建东莞市先进光子技术研究院。重点面向下一代光纤通信技术、特种光纤设计与制造、光纤传感系统、光电子集成芯片设计加工与封装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旨在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子科学城的建设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调研组一行对东莞在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先进做法予以了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广东研究院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成效。调研组认为,本次调研全面准确展示了东莞市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为四川省科技厅的决策部署提供了一手材料。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