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师德之美】游长江副教授:我的心愿,就是让学生学得更好
——记2017-2018学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游长江副教授
文:学生记者 曲江月 新闻中心 林坤 图:本人提供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8-09-26 8502

  【编前语】学校新闻中心推出“美丽成电”主题宣传报道,以全面展示成电及成电人的奋斗之美、创新之美、师德之美、奉献之美、和谐之美,进一步激发广大成电人热爱成电、建设成电、奉献成电的内生动力。

  在成电,有众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的优秀教师,他们常年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与汗水。在学校2017-2018学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经过现场讲课竞赛,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评出6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4个学院获评优秀组织奖。新闻中心将推出一等奖获奖老师系列专访,分享他们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展现他们在教书育人中闪亮的师德之美。本期,让我们走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游长江副教授。

游长江.png

  “我的心愿,就是让学生学得更好。”这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游长江副教授自2012年走上三尺讲台时就有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个心愿,6年来他一直在努力学习、调整、提升自己的课堂艺术。

  今年6月,学校2017-2018学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结果公布,游长江荣获竞赛一等奖。但他却说,“教无止境”,他的教学水平还需要提升、提升、再提升。

  他所教的“电子电路基础”和“通信射频电路”课程,分别是学科的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他说,只有自己教得更好,学生的基础才会打得更牢,未来才会走得更远。

教学是一种精神传承

  2002年,游长江考入电子科大。如果要追溯他对教学事业的热爱和源头,2002年可能是真正的起点。

  “谢云荪教授等老一辈教师,讲课生动有趣,让我们在那个求知若渴的年纪,听得明白、很有收获。”他说,“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他们言传身教,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人格魅力。”

  从那时起,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就在他的心里萌发了。

  2006年本科毕业时,学校为保研的学生提供了申报“师资生”的机会,游长江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前往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而后回到母校任教。

  在成电这片沃土上,他的梦想照进了现实。他觉得,自己现在作为一名老师教育引导学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老一辈成电人立德树人的精神传承。

“沟通-反馈”把握课堂节奏

  游长江承担的都是大班课,每个班都接近或超过一百多人。这对老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要求比较高。为此,他像一位“指挥家”一样,及时捕捉“观众”的情绪,调节指挥的节奏,让“乐曲”更加和谐动人。

  上课时,他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不同学生的反应,并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来适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情况。比如,讲完一个部分,他会询问同学们是否听懂了,然后提出问题并观察大家的反应。

  如果同学们完全没有反应或反应很弱,他就会把这个部分的难点重新讲一遍,而后再问这个问题,直到学生能够听懂。

  提问时,游长江会用目光扫过一片同学,这些同学自然地会觉得老师在提问他们。同时,他则注意学生的回答和表情,及时把握授课的内容和节奏。

  为了吸引同学们的兴趣,他还会用生活中的一些生动实例,说明这门课的重要性,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大家的手机,以及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的3G、4G、5G等无线通信系统,都离不开电路硬件。”他说,“电子电路课程正是理解和掌握这些电路硬件的基础啊!”

  专业必修课对有些同学来说有些困难,课堂上的内容无法完全消化,游长江就将自己的课堂通过网络“延伸”到课外,这也是游长江获得学生反馈的重要渠道之一。

  除了利用课后和课间的时间进行答疑,他在带的每一个班都建立了QQ群,及时在线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有时候会回答问题到晚上十一二点。

创新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电子电路基础”是其他硬件相关课程的基础,也是从纯理论到工程的过渡。其中,模型的建立、简化与求解,是同学们通常难以顺利掌握的内容。尤其是在后期,电路模型越来越复杂,这个问题进一步凸显。面对这个问题,他尽量从“常识”引入,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带着大家一起分析复杂电路的模型。

  每节课最初的五六分钟“黄金时间”,他抓住机会与同学们复习与这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然后再讲课。下课时,他又当堂对这节课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告诉学生下节课的内容,提醒他们提前预习。

  讲课时,游长江采用板书和PPT结合的方法,每节课的板书都能写满三到四个黑板。开始时他分别尝试过只用板书或PPT来讲课,效果都不好,而经过摸索与调整,他发现将60%的PPT和40%的板书结合起来,学生反映的效果最好的。

  “游老师每开始一个新的章节,都会从第一章给我们梳理一下整体的大结构,上课时还会写很多板书,带着我们一起推导。”通信学院的官睿一同学说,“游老师很认真,我们不懂的地方他会不厌其烦地放慢速度讲,有时候要讲两三遍。”

  游长江上课从来不用话筒,只用原声讲课。他觉得这样能够更加明显地反应老师的感情。在某处强调,在某处弱化,老师的语气变化,再加上一些互动,学生的接受效果会更好。

幽默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他都会告诉学生:“我们不点名,但会有随机的课堂练习,一个学期大概五次。”这种当堂就交的课堂作业,主要目的就是考察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其次是观察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激励同学们认真学习,游长江想了各种办法。他用自己总结的“学习时间守恒法则”激励同学们,“如果现在将这些课程花时间学懂,将来会少走弯路;如果现在没有懂,将来还是要花时间补上。”

  他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大学学习需要大家课外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有一次,在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时,同学们还沉浸在前面部分的讨论中,课堂一时安静不下里。他就给大家讲了个故事:“我们打电话听不清楚,这与信噪比相关。我说的话是‘信号’,而在不该讨论的环节你们的讨论就是‘噪声’。当我的‘信号’维持不变,但‘噪声’增加了,因此‘信噪比’就降低了,降低了课堂‘通信’质量,很多同学都接收不到信号,这对其他同学就不公平。”

  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顿时安静了下来。之后,每当遇上同样的情况,只要他提起“信噪比”这个词,同学们就会会心一笑,自觉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

  去年,他教的“电子电路基础”班上有好几个同学期末考试卷面满分。每想到这里,他就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学生的成绩是对老师最好的反馈,学生的获得感是对老师最大的认可。”展望未来,他说,“我会继续脚踏实地、锲而不舍,争取浇灌出更多有学识、有理想的栋梁之才。”


编辑:林坤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