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天下成电人】王凤朝:四川首家万亿级国企掌舵者
文:王晓刚 学生记者团 代姗姗 图:新闻中心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9-01-15 12234

  “一走进成电,就会感到光阴倒转,美好的校园故事不曾走远。有的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有些事,一恍惚,就定格为回忆。我十分骄傲今生做了一名成电人,幸运地成为了成电校友。成电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将激励着我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1982级校友王凤朝

01.jpg

  1月11日,作为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凤朝在“榜样中国·2018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颁奖典礼上荣获“2018四川经济影响力年度人物”大奖。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也荣获“2018四川经济影响力年度企业”。

  回顾2018年,王凤朝说最大的感动和幸运,就是亲眼见证四川发展总资产规模跨上万亿元台阶的那一刻。

  截至2018年9月末,四川发展财务快报数据合并资产总额突破万亿大关,达10667亿元,提前两年完成了2020年合并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奋斗目标。这也是四川第一家总资产规模上万亿的国企,也是国内少有的万亿级地方国企。

  自1986年从成电毕业,王凤朝带着成电的烙印走向社会。

  这30多年里,无论在什么平台、做什么工作,他都不忘母校、追求卓越、勇往直前。回望过去,王凤朝说:“成电教我学会了如何做人!”

与时俱进:“成电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1982年,17岁的王凤朝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专业,在沙河校区度过了难忘的四年时光。

  与成电结缘,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相遇。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此后深刻改变中国社会的电子信息科技,也学会了如何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知识的基本态度。

  2016年6月27日,他在毕业三十周年之际回到母校,面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学弟学妹们,王凤朝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言:第一,不要抱怨;第二,从最细微琐碎的小事做起;第三,要持续保持工作激情;第四,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这四句话,既是他说给同学们听的,也是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

  他说,“成电的培养,让我对社会、对人生、对知识有了正确的认识,为未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道理越是经过不断的淘洗而闪闪发亮。

  以第四句话为例,王凤朝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没有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就无法驾驭,无论以后从事何种行业、面临何种人生,不断学习永远是核心竞争力。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任务的完结,而是新的学习任务的开始。因此,要对学习充满热情和执着,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02.jpg

  本科毕业之后,王凤朝一直坚持学习和提升,并重回母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攻读了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补充、学习不同的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王凤朝说,起初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做工程技术、当工程师,但随着越来越多地接触企业的市场和管理工作,就越加感到学习经济管理知识的重要性。

  他强调,“人这一辈子都要不断学习,没有一门知识可以把你从大学毕业一直养到退休。”

锐意创新:“家电行业必须在变中求生”

  1986年从成电毕业后,王凤朝来到了四川长虹。

  这一年,长虹已在国内率先投产了大屏幕彩电,启动了中国彩电业第一条现代化生产线,“长虹”牌“红太阳一族”一度风靡全国。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长虹在中国家电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创下很多辉煌的纪录。

  从1986年到2005年,他在长虹一干就是19年,先后担任长虹公司设计二所副所长、生产计划处处长、质量生产处处长、空调事业部部长、经济运行中心总调度长、副厂长、副总经理等职,直至担任长虹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执行总裁兼四川长虹股份公司总经理。

  王凤朝可谓是长虹的“老人”,媒体在报道中经常将他与倪润峰、袁邦伟并称为长虹的“三大创业元老”,公司评价他“工作勤奋务实,事业心、责任感强”。

  回顾长虹的发展历程,王凤朝认为,社会在变、需求在变、行业在变、技术在变,长虹无论是在商业模式方面,还是在技术创新方面,都力争走在行业的前面。“不变革,不与时俱进,企业必死无疑,”他说,“同样,不站在整个行业的潮头,也是必死无疑。”

国企改革:市场化改革“有所为有所不为”

  2005年,王凤朝调任四川省内江市副市长,不到两年又调任四川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对于这种身份的改变,王凤朝说,与经营一个企业不同,要抓好一地的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就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统筹规划、谋篇布局。

  从内江市到省国资委,王凤朝一直在努力地尝试通过技术改造、市场运作、资本整合等多样化的方式帮助企业实现更好发展。

  2008年,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王凤朝曾这样概括四川省国企改革的实践成果:“思想解放、市场化取向、综合推进,是推动我省国企改革的不竭动力。”

  到了2010年,四川省基本完成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都有了明显增强。

  “国企发展壮大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改革的探索,改革一刻也未停止。”但是,王凤朝强调,国企改革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

  在他看来,所谓“国有”“民营”“外资”,只是“股东身份”不同,不是企业能否发展的根本原因。无论股东是谁,企业首先是“企业”,虽然多少会受到“老板”的影响,但它所面临的产品、市场、技术、资本、竞争环境等共性问题并不会随着“老板”的改变而改变。“如果经营得当,国企也会高歌猛进;否则,外企也会倒闭破产。”

掌舵川航:向一股独大果断“开刀”

  2010年,王凤朝再次迎来了人生“转变”,转身成为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后出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成为国内航空界屈指可数的、非本系统出身的民航集团“掌门人”。

  在川航工作期间,他为川航带来了重要的改革举措,那就是向一股独大果断“开刀”。

  王凤朝认为,“我们的飞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飞机都在同一片蓝天下飞翔,需要不断地释放发展活力,才能取得竞争优势,让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他看来,航空业竞争非常激烈,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小进也是退”,犹如当年他在“长虹”亲历了家电行业的残酷洗牌。

  2015年之前,“川航”围绕航空主业,先后投资了航空运输板块、飞机维修、航空食品等项目,大多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完成得不错。

  但是,王凤朝认为,川航集团还没真正经过市场“洗牌”,集团产业贡献率、资源配给、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其关键就在于,集团的体制性障碍没有实质性突破。

  如何突破?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去行政化”。他认为,川航要通过市场化手段选聘人才、开展岗位竞聘、以业绩为导向进行考核,为企业“舒经活络”,给发展“瘦身健体”。

  在王凤朝看来,市场化选聘、规范董事会建设背后的动力都来自产权多元化。产权多元化有两个最大的好处:第一是能让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第二是能把国有资本放大。这也是川航集团改革的核心、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他认为,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入股方的情况,选择和企业有协同效应的股方,就能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这个协同,指的是能支撑企业发展,能互补现有短板,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引领未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015年7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任命王凤朝为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四川发展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投融资和资产经营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进入“四川发展”,王凤朝肩上的使命更重了。在公司官网的《董事长致辞》中,王凤朝写道:“四川发展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向着未来的承担,扎实迈进、奋勇精进。”

04.jpg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四川发展”确立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承担“转型发展、二次创业”新的使命和任务,着力打造金融控股、产业投资引领和企业改革发展“三位一体”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四川发展合并报表资产要突破1万亿元。

  翻开2018年四川发展的“成绩单”:并购新筑股份、硅宝科技、炼石有色、香港上市公司天韵国际等四家上市公司;首笔境外美元债在港成功发行,创下同时发行的中资高评级企业债券中,初始认购规模最高、发行规模最大、发行利率最低三项纪录;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牵头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四川首只民营企业纾困基金……在2018年国有资本运营领域中,四川发展留下的每一笔都是浓墨重彩。

  尽管提前两年见证了万亿级企业的诞生,但王凤朝深信企业进无止境,对于新一年企业怎么发展,他列出了三件必做的事:继续深化改革、提档升级与一直在推进的转型。

  2019年还是四川发展成立十周年,王凤朝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很大、担子很重。结合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以及“5+1”产业布局,四川发展必须带好头、领好路,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他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时刻牢记初心、牢记使命,勇敢地面对各种风险考验,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作为成电校友,他还希望能够和母校开展直接的合作。

06.jpg

  2017年7月13日下午,电子科大与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清水河校区主楼举行科技合作签约仪式。王凤朝校友在仪式上表示,希望通过与电子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并加强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各方面的合作,既为母校增光添彩,也为四川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新的发展。

  他表示,“电子科大是四川最有名的、全国最知名的电子信息高等学府,在过去几十年里,它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也将有更多的人才和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走向社会。”

  王凤朝信心满满地说,他眼里的“未来”就是新经济,从数字信息、大数据,到云计算、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等,“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扑面而来,正在切切实实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不能对此麻木不仁,更不能让我们的投资与未来越来越远。”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