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2月18日,“中国教育在线”以《电子科大掀起课堂革命 着力培养新工科人才》为题,从“通识教育”“课堂革命”“跨界融合”三个方面,深度报道了我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好做法、好经验和丰硕成果。以下为报道内容:
“如何才能看清放在月球上的《信号与系统》教材?”“怎么样在火星的低温、无氧、强辐射、缺资源等独特环境约束条件下建设人类的生存基地?”……这一系列“烧脑”的问题,正在电子科大课堂内外激发本科生探索未知的兴趣、自主学习的热情。
近年来,电子科大把“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作为指导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全面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在通识教育、挑战性研究型课程体系、跨界融合等三个方面下功夫,取得了良好效果。
电子科大校长曾勇表示,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学校将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为国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曾勇
通识教育:引领学生提升“软实力”
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引领未来发展的精英人才的需求更迫切。针对新时代新要求,电子科大以人文与通识素养提升和领导力培养抓手,着力提升学生的“软实力”,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引领的气质与能力。
电子科大党委副书记申小蓉指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重在开阔学生视野和格局,注重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的“新四会”能力培养。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努力,学校已构建了成电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目前,电子科大已经建设了由“文史哲学与文化传承”“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工程教育与实践创新”“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创新创业教育”6大模块构成的114门核心通识课程。
该课程体系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等学科,涉及方法论、逻辑学、系统工程、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等理论,从思辨能力与人文素养、科学方法与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审美观与艺术修养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专业教育奠定通识基础。
据了解,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电子科大就为所有新生开设系列研讨必修课(新生研讨课必修课、通识类研讨必修课),并将思辨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类课程与教学中,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贯穿本科全过程。通识教育学分达到13学分(不含思政、外语、军体、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必修课)。近两年,该体系课程开课1128门次,覆盖学生4.9万人次。
调查表明,参与核心通识课程的学生90%以上对课程教学表示满意,93.25%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的学习在“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拓展知识领域”“增强跨学科意识”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
教务处处长黄廷祝表示,随着核心通识课程建设力度加大,核心通识课还在不断充实,以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选课需求。同时,电子科大将不断加强课程质量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将“新四会”能力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建立核心通识课程体系的优化机制。
课堂革命:教学改革突出“挑战性学习”“基于项目学习”“研究性学习”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早在2016年1月,电子科大就开始谋划全面开展挑战性研究型教学体系建设的系统性改革,以唤起好奇、激发潜能、提升学业挑战度为着力点,从“教得好”变为“学得好”,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和系统集成能力。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电子科大建设了一大批优质挑战性、研究型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鼓励教师研究性地教,引导学生研究性地学、挑战性地学,从而创新性地做。目前,该校已立项建设698门挑战性课程等各类研究型课程,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广度,提高学生知识综合与集成创新能力。
火星环境与复杂问题构成
航空航天学院专业首席徐利梅教授和实验中心主任任玉琢老师负责的“团队与系统项目”“探空火箭设计与制作”“跨学科挑战——火星生存基地建设”、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何松柏教授负责建设的“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李晓峰教授负责的“通信原理”课程等涵盖全校所有专业的一系列挑战性学习课程,既有趣味又有难度,都受到学生的点赞、热捧。
何松柏教授将科研成果融入课程,以“半导体器件电路特性理解及拓展”为核心形成挑战性课程项目,2017年6月参与课程学习的王金辰等本科生在美国举行的国际微波会议宣读论文,2018年6月王金辰等本科生又在微波射频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 Tech.》发表论文。
为了保证挑战性学习课程有效、可持续和高质量地实施,电子科大启动了全面检查落实挑战性课程建设质量工作暨校院两级挑战性示范课认定工作,逐步推广课程建设经验,形成示范效应,最终覆盖每个学生。
同时,学校还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前已有70门MOOC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课,名列开课高校第二;29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18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列全国第四。为了配合教学方法改革,建设了配备智能教学互动系统的82间小班智慧教室,另外150间多媒体教室安装互动教学系统。
还有一大批课程正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化、混合式教学改革,强化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更是推动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为人工智能支撑下的教育新业态贡献成电力量。
课堂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牛教授给本科生讲课已经蔚然成风,仅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就有15个小班,任课教师多达30位,其中不乏多项国家科技奖获得者、IEEE Fellow等国家级人才;学生在课堂内外都更加活跃。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孙浩然表示:“挑战性课程让我产生了想要深入探索的好奇心和兴趣,启发我们探索未知的星辰大海。”
跨界融合:学科交叉打造“新工科”
中国已经成为工程教育规模世界第一的国家,工程教育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新工科建设事关国家硬实力的提升。对学生而言,大力开展跨界融合的“新工科”教育意味着“硬实力”的提升。
电子科大是为了发展中国民族电子工业而成立的第一所无线电大学。从成立之日起,她就把人才培养与民族电子工业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联系在一起。进入新时代,该校热情拥抱“泛信息化时代”,重要抓手就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跨界融合。
2017年底,电子科大进行了一系列学院结构调整,把属于同一级学科的教师归到一个学院,形成新的学院结构与学科结构,支撑了本科专业发展。同时,该校以“电子信息+”理念为引领,大力建设“新工科”。
一方面,该校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领域积极谋划和加快设置新兴专业;另一方面,促进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探索工程教育的新模式。
目前,电子科大新增布局了智能制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互联网金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国家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和交叉复合专业,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英人才培养的专业“生态圈”。
“互联网+”复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工作组组长、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周世杰教授表示,“未来新兴产业和新兴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跨界融合是新工科建设的主要实现途径,也是“互联网+”复合培养计划的着力点。
目前,电子科大已将原来63个招生专业(类)整合为33个专业(类)进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提供两次转大类转专业机会,转出不设门槛;进一步夯实学生必备的核心基础,强化大类培养基础上的个性化选择和跨学科教育。
此外,该校还实施了“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一系列学科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互联网金融”“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交叉复合型专业或实验班,大力推进跨学科课程建设和跨学科集成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建设。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电子科大新工科建设成绩斐然。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案例入选首批四川省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案例;1个案例获第一届全国软件工程专业优秀教学案例比赛一等奖并将列入第一批“中国软件工程教学案例库”,1个案例获全国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一等奖。申报人工智能等5个新工科专业,优化了融合发展的新工科专业体系。
展望未来,曾勇校长表示,全校将合力深入推进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价值塑造、启迪思想、唤起好奇、探究知识、激发潜能、个性发展”六位一体,继续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理念,聚焦“软实力”以打造成电特色通识教育与领导力培养体系,聚焦“硬实力”以打造一流高水平研究型教学体系和新工程教育体系,努力培养“适应泛信息化时代,具有家国情怀、知识综合与集成创新能力、全球素养的精英人才”,培育“面向未来,引领学术前沿、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术大师、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等未来创新引领者”。
报道链接:
https://gaokao.eol.cn/si_chuan/dongtai/201902/t20190218_1645108.shtml?from=singlemessage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