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成电·创新之美】信息技术让农业更“智慧”
文:李成鹏 图:李成鹏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9-03-13 7576

  “华为也要去种地了,这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智慧农业的信念!”从新闻中看到华为进军“智慧农业”的消息之后,电子科大自动化工程学院2016级研究生、成都环形山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苏世熙感到很振奋。

  2018年11月3日,苏世熙和团队一起打造的“高精度与超稳定农业智慧云系统”斩获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他一心要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方式、改变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模式,这个从初心一直没有变,并不断结出了甜美的果实。

  “高精度与超稳定农业智慧云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装备,实现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过程监控,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和实时服务。”苏世熙表示,目前该产品主要运用于大田农作物管理、云水产养殖和园林灌溉系统,并与四川省南充市营水产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水产养殖公司合作。

心系农业:为了不再“靠天吃饭”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苏世熙,对解决“三农问题”格外关切。随着他一年年长大,他越来越觉得,靠传统的农业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让农民发家致富了,尤其当农村的许多青壮年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农村越加人烟稀少、田园荒芜。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了一部关于德国番茄庄园的纪录片,得知这个庄园可以精准检测和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叶绿素和土壤肥力等,以提升番茄的产量;同时,番茄的采摘、分类、筛选、洗削、包装,都实现了自动化。

  这个视频,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同时,也让他看到了中国农业的另一种可能性。他在惊叹的同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让父老乡亲们过上“智慧”的生活。随着对“三农问题”的了解和研究不断能深入,他发现了更多的干事创业的机遇。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业发展逐步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两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消费均已进入了“结构转型期”:在消费上,城乡居民人均肉、蛋、奶、水产品和油脂快速增长,替代了部分传统主食以及薯类等副食,推动人均口粮和蔬菜消费从峰值回落,全国口粮和蔬菜需求趋于稳定。与此同时,饲料用粮、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等却持续快速增长。

  “消费结构的转型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新要求。”他说,“我国农业土地分散、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技术和管理落后,不仅无法满足新的需求,而且无法与国外的农产品进行竞争。而发展智慧农业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未来奋斗的方向。”

创青春答辩.jpg

志同道合:遇见优秀的“小伙伴”

  本科期间,苏世熙担任过学校的机器人协会副会长,潜心钻研电子设计。他说,加入机器人协会是一种美好的遇见,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他们都喜爱电子设计,一起学习,一起参加科创比赛,不亦说乎。

  也正是在这种探索和求知中,苏世熙遇见了此后一起创业的战友。他们一起奋战,成果丰硕,先后获得了第十三届“挑战杯”省赛一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赛三等奖和“创青春”四川省金奖。

  通过比赛的不断磨砺,他们的技术不断优化,这就为他们向产品化迈进奠定了基础。2015-2016年,他还到成都智蜀科技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进一步积累了创新创业的经验。2016年,他考入电子科大自动化学院读研,又遇到了刘文、李权、刘欢、赵健、鲁鹏等来自电子科大的同窗好友,他们现在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和骨干。

  2017年1月,他们汇聚起各自的奖学金,注册成立了成都环形山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于电子信息、数据挖掘、网络技术、产品设计等领域研究,立志成为面向全国的优秀物联网农业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电子科技大学和自动化学院也给这个新生的创业团队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在众创空间提供了三年的免租办公场地,还在平台、硬件、软件等方面给予了支持。在此基础上,团队积极吸纳校外的优秀人才,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朱劲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读硕士生杜华、西南交通大学在读硕士生宋雅倩等都成为公司的骨干。

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jpg

深耕市场:抓住农业的需求“痛点”

  从技术到产品,他们首先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给产品定位。成立公司之后,他们深入行业领域,广泛接触行业企业,并深入农村实地考察,切身感受用户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017年2月,他们到四川省南充市营水产有限公司考察,发现现有的水体氧气传感器很不稳定。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在农业上所用的传感器大多是直接从工业领域引进的,这些传感器在农业领域的高盐、高碱、水中等复杂的环境中使用时,便会产生许多不适反应。

  “放置在鱼塘的氧传感器,很容易在表面附着泥沙水藻,导致传感器无法直接和水体接触,也就没有办法获得准确的参数。而一旦对水体缺氧没有预警,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苏世熙说,团队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潜心研发,很好地改进了市场上已有的氧传感器,增加特殊清洁装置,不仅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还让参数的精度大大提高。

  就这样,南充市营水产有限公司水到渠成地成为了成都环形山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一个大客户。以此为起点,他们不断深入产业、研究市场需求,并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针对市面上现有产品的不足,不断优化改进,开发了适应各种农业生产场景的产品。

  他们给测量风速的传感器加上插架,可直接插放在农田;他们给需要接电源的传感器加上内置电源;他们对需要降低成本的产品慢慢平衡性能和造价,将各类传感器进行耦合……他们放弃周六周日和寒暑假,敏锐准确地抓住需求“痛点”,不断推出性能优异、稳定性好、性价比最高的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瞄准目标:把“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

公司产品展示.jpg

  如今,苏世熙团队的“高精度与超稳定农业智慧云系统”已逐步形成由底层参数数据采集设备、图像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交互设备、物联网系统服务器、用户PC/APP端等组成的有机系统,在大范围渔场、农场和牧场检测,以及城市公园管理等方面都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

  但是他们仍然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地追求产品质量的提升,力争用“工匠精神”把产品做到完美。“我国的农业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业企业的发展也要和国家改革的步伐一致,因此,需要投入长期的、专注的研究!”他说。

  面向未来,苏世熙说,公司最重要的任务,还是突出自身的产品优势,在高精度和高稳定方面做到极致,才能始终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以后,他们则会尽可能地把产品做成口袋化、智能化、远程化,使系统不断完善、产品更加好用。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