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在行动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扶贫在行动】倾情川西高原 让“藏区美”变“藏家乐”
——电子科技大学派驻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甲根坝乡亚弄村第一书记王雷侧记
文:王晓刚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03-19 7831

  亚弄村的藏族“民居客栈”终于成规模地建设起来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20户藏族家庭,因地制宜地办起了“藏家乐”,在全村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离村子不远处有一个垭口,是观看贡嘎雪山的绝佳去处。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欣赏了贡嘎雪山之后,会选择在此驻留,一边享受藏族特色美食,一边体验藏族民俗风情。

1 (9).jpg

  亚弄村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甲根坝乡。“藏家乐”为整个村子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经济活了、腰包鼓了,藏族父老喜上眉梢。把贡嘎雪山变成“金山银山”,一直是亚弄村乡亲们的心愿。如今,这个心愿实现了。而在帮助他们实现心愿的人里,就有电子科技大学派驻亚弄村第一书记王雷。

1 (31).jpg

  王雷本来是电子科大保卫部的一员,2017年3月被电子科技大学选派到亚弄村任“第一书记”,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一干就是两年。现在,他已经成为藏族群众心中的“伴儿”、眼中的能人。“脱贫是阶段性的任务,幸福是永久性的追求。”王雷说,“‘民居客栈’为藏区乡村振兴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心怀藏家情,脸上洋溢“高原红”

  王雷是电子科技大学1999级本科生,2003年毕业入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十年,2014年11月转业,来到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保卫部工作。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会紧密地和扶贫攻坚、和高原之上的藏族人民联系在一起。

  对口帮扶康定市、精准扶贫亚弄村,不仅是四川省委交予电子科大的政治责任,更是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流大学的胸怀、追求和情怀,体现了学校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的使命与担当。自2016年以来,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在教育、人才、智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工作,并先后选派多位得力干部驻村帮扶,“一棒接着一棒干”。

1 (14).jpg

  2017年,当电子科技大学党组织选派扶贫攻坚干部时,王雷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主动报名了。他是四川阆中人,阆中也是国家贫困县之一,因此他深知父老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他想借这个机会,为藏族群众做点实事。

  然而,从四川盆地到平均海拔3600多米的亚弄村,王雷要过的“第一关”,并不是高原反应。作为家中独子,王雷2015年离异后,一直承担着照顾两个孩子的主要责任。2017年,孩子刚上小学,需要接送和辅导;他父母年龄较大,且身体羸弱。这些都让王雷很难放心。

  这时,王雷的父亲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作为一名曾为国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父亲说:一天是军人,一辈子都是军人。到亚弄村扶贫攻坚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不仅要做,而且要努力做好。他向王雷保证:“我们会接送孩子,并照顾好自己。”与此同时,学校也给予王雷很大的支持,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于是,王雷带着党委的期望和父母的嘱托,来到了这个有71户人的高原村庄——亚弄村。亚弄村位于康定市折西片区,距乡政府15公里。全村有3个村民组,共374人。其中,贫困户有19户74人,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发生率为19.8%。为了深入摸清“穷根”,王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村干部一起深入群众家中走访调研。

1 (45).jpg

  初来乍到,他对藏语一窍不通,无法与村民直接交流。但他很快发现,村里上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们个个都是好翻译。于是,他经常选学生放学在家的时间,带上一个学生一起走访。他说:“语言不通,但感情是通的,只要真心为乡亲们谋幸福,自然会被乡亲们接纳认可!” 

  通过深入群众,他摸清每一户人家的情况,尤其是找到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11户缺乏技术,5户因病致贫,1户因残致贫,2户缺少劳力。同时,他也总结了制约村里致富的共性“短板”,即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党的建设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集体经济基本为零、收入来源不够丰富。

1 (47).jpg

  针对这种现状,王雷首先把“小额贷款”、藏区新居补贴、林补、草补等一项项国家政策精准落实到每一户贫困户。同时,他与村干部一起努力申请项目,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强了亚弄村的卫生、饮水、公路等基本建设,累计投入215.03万元。

  一系列举措,让村里的方方面面有了改观。2017年底,亚弄村顺利通过省、州两级验收脱贫出列。2018年3月,王雷驻村期满,但这个时候,亚弄村还剩1户6人还没有彻底脱贫,因此,王雷主动向电子科技大学申请延期,继续留在亚弄村奋战。

1 (36).jpg

  王雷自己经常穿着藏族的皮袄。在农忙时,他会下地帮助村民干活,现在他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农机翻地、收割青稞、栽种藏药材等农活都能得心应手。同时,他与村民的心走得越来越近。村民都热情地称呼他为“伴儿”,真心实意地拿他当朋友。两年来,他心中一直牢记学校的嘱托,怀着“藏家乐”的初心,脸上也有了可爱的“高原红”。

共筑致富路,乡村振兴“党旗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个车头,就是党建引领。以往,亚弄村的党建工作较弱,村里总共有27名党员,但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党性觉悟亟待提高,对改革创新及外来思想的承受力很弱。

  而越是到扶贫攻坚的纵深阶段,王雷就越是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因此,到了亚弄村,他首先把支部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求党员们佩戴党徽、学习党章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每个月不定时对每名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查。

  为了营造整个村的党建和学习氛围,这位大三就入党的第一书记,利用周末时间赴110公里外的康定市制作了普法、计生、民族团结等十余幅主题展板;培养考察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土登朋措,为村委输入新鲜血液,增强了组织战斗力,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1 (39).jpg

  此后,他还大力推动亚弄村党支部把产业能人发展到支部或者团结到支部工作中来,培育了贫困户致富带头人来让巴登等党员,通过党员干部进一步带动群众,激发和凝聚脱贫致富的合力。王雷说,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得坚持党建引领,把党支部建在扶贫攻坚的一线。

  与此同时,在电子科技大学扶贫办公室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雷积极推动“党支部+亚弄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亚弄村党支部牵头,联合甲根坝乡9个行政村收购土豆31吨,出售给电子科技大学后勤保障部,走出了一条“强村带弱村、党员带群众、能人带贫困户”的道路。

223.jpg

222.jpg

02bb5cef3d2039b0cd223e2d67ea642a.jpg

  2018年9月28日晚,首批31吨土豆到达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食堂的大厨们开动脑筋,制作了18种土豆菜品,让全校师生共享“爱心大餐”。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还在校内设了多个销售点,面向师生出售袋装土豆,鼓励全校师生自愿参与“以购代捐”活动。

20d62b5e83a0e4360a12c07190b9a48f.jpg

  王雷还积极对接学校扶贫办公室,并与后勤保障部密切沟通,在充分考虑到配送距离远、时间长以及农副产品的种植量、收购、储存、保鲜等困难后,提出了“以高原特色农产品土豆为主,以点带面,逐步覆盖当地其他农产品”的引进思路,并签订了长期的采购协议。

  这就为扶持亚弄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亚弄村地处高原丘陵地形,属于半农半牧村。村民收入主要以采挖虫草、菌子,种植青稞、土豆等传统作物,以及外出务工为主,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且没有稳定的支柱产业。王雷说,“现在,有了我们学校的帮扶,村民以后的收入将更加有保障。”

建设“藏家乐”,脱贫奔康“喜分红”

  2017年,王雷推动亚弄村流转产业扶持金,在征得村民一致同意的基础上,经村两委会决定,以亚弄村种植合作社的名义将50万元产业资金入股贡嘎西坡旅游开发公司,开始了因地制宜、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的尝试。该公司至今已经进行了两次分红,兼顾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亚弄村每年分红4万余元,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1 (26).jpg

  村民们尝到了发展旅游服务业的“甜头”,也开阔了眼界、创新了思路、调动了积极性,为亚弄村建设自己的“藏家乐”奠定了群众基础。实际上,康定市也在着力打造环贡嘎观景平台,而亚弄村正是其中最佳的观景地点之一,拥有明显的地利优势。王雷说,“这是家门口的生意,如果做好,长久受益!”

  早在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与康定市签订定点帮扶协议时,学校领导就带队到亚弄村实地考察,认为发展旅游接待是亚弄村的一个很好的出路。从那时开始,亚弄村就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确立了建设“藏家乐”的思路、目标和实施路径,这也成为王雷担任“第一书记”之后的主抓工作之一。

  2017年,通过“学校出资+农户自筹”的模式,贫困户单珍珠玛家自筹2.1万元,学校投入了14.4万元对其住房进行改造提升,并购置7个标间所用的床、床垫、床头柜、衣服架等物资,建成了亚弄村第一个“藏民居接待(藏家乐)”示范工程项目。

9485a929604c3b9218d4fad49c6459e0.jpg

31f77b76a1632fae448d7a9195a53fa0.jpg

  此后,学校又支持建设了4个“藏民居接待(贫困户)”示范工程项目,现在均具备了接待能力。在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全村现在已有包括贫困户在内的20户人参加进来,使“藏家乐”产业逐渐形成“规模效应”。

1 (73).jpg

  王雷还积极联系华为成都研究所捐赠物资,助力亚弄村“藏家乐”旅游产业发展。2018年12月19日,价值12.83万元的液晶电视机、抽油烟机、床垫、被褥、沙发等11类物资抵达亚弄村。21日,村干部主持将物资精准分户,惠及24户村民,全覆盖19户贫困户。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王雷积极对接学校后勤保障部,从学校的饮食服务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宾馆、商贸服务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幼儿园和附属幼儿园等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前往亚弄村进行对口帮扶,指导当地村民提升“软实力”,即提高旅游接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在保持藏家民俗特点的基础上,实现“藏家乐”与游客需求的良好匹配。

a4ceca6649613946b92da3a23692ddc4.jpg

ccb447be4bcc9b94dbf012e8deefb320.jpg

  在更加广泛的层面,学校支持亚弄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整体推动全村的发展。两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投入各项资金合计177万余元,进行活动室改造、幼儿园改造、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等。到了2018年底,亚弄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生产生活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1 (59).jpg

1 (58).jpg

1 (55).jpg

  电子科技大学的织梦支教队、织翼支教队等来自各个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也纷纷来村里指导新一代“藏族花朵”茁壮成长。“十分感谢学校和广大师生的支持!”王雷说,“只要村里人的观念,尤其是孩子们的观念改变了、视野开阔了,亚弄村的未来就更有希望!”

1 (68).jpg

  为什么强调全村的整体发展呢?王雷说,“只有这样,旅游经济作为支柱产业才能持续发展。否则,单靠‘藏家乐’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游客来村里,要的是一种综合的体验。如果我们在其他地方没有做好,就会使整个旅游形象受损!”据了解,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让亚弄村在致富路上走得更稳更快!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