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1世纪经济报道:人工智能与人的程式化
文: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9-03-25 2407

伴随着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兴起,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图灵测试”再次成为人们聚焦的热点议题。阿兰·图灵曾提出,如果测试者(人类)在与机器对话时,从其所得到的回答中误以为是跟另一个人类在对话,那么该机器便被认为具有“智能”。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作为一种机器智能的评判方法,图灵测试仍然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共识与认可,并被视为智能机器设计的标准与目标。

111.jpg

          《重新程式化人类》书封(Reengineering Humanity)。资料图

不过事实上,正如维拉诺瓦大学教授Brett Frischmann和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教授Evan Selinger在其新书《重新程式化人类(Reengineering Humanity)》中所指出,实现“机器的智能化”可能只是图灵测试的部分内涵,而被忽视的另一部分内涵则是“人的程式化”。换言之,未来并不一定是机器越来越接近人类的智慧水平,也可能是人类将越来越像机器一般地思考与行为。

Frischmann和Selinger的洞察无疑对人类社会当前正在快速进行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乃至智能化进程提出了警示。在数字技术创新的众多拥趸之中,《重新程式化人类》向我们描绘了另外一幅可能的场景。尽管数字技术使人类社会变得高效与便捷,但其同时也使得每个人变得更容易被预测、更容易受到影响、更类似于大型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技术带来的变革永远都不是单一维度的,其更应被视为“技术-社会”过程(Techno-Social Engineering)。换言之,技术与社会因素相互交织,以类似于编写程序的方式,设计并建构了我们所处的环境,并进而影响了每个人的思维、感知与行为。从此过程来看,数字技术不仅仅在编写程序,其也在“编写”人类。正是在此意义上,“人的程式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两位作者所概括。

本书结合现实案例与思想实验,阐述了“人的程式化”的具体内涵。以亚马逊为例,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与服务,甚至在我们都不知道需要什么的时候,就已经预先在物流系统中安排好了我们可能即将要买的商品与服务;对于社交媒体而言,“转发”、“点赞”、“讨厌”,这些简单的按钮已经取代了本来可能展开的更为理性而深刻的辩论与对话;更不用说无处不在的定向广告推送,随时随地拿起手机的下意识动作,都已经成为我们当前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与事实。

但我们究竟是如何进入当前状态的呢?两位作者认为,这并非一朝一夕的断点式变化,而是顺着滑梯慢慢下坠的过程。类似于“重力”,人类对于效率、生产力、消费、娱乐等价值目标的追求成为拖拽我们进入当前状态的主要动力。如果将上述追求视为人类自由选择的结果,那么无可厚非;但在作者看来,这样的选择并非是“自由”的,因为我们的偏好已经为数字技术所程式化,一个被建构的“自由”当然不能被称为真正的“自由”。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跳出这一不断下坠的过程呢?作者认为可能存在难度,原因在于这里存在着类似于“公地悲剧”的逻辑。每个单个个体都因贪图于方便与效率而不愿脱离当前状态,但却指望着其他人能够抵制并挑战人类的程式化进程,以维护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理性与自由。举例而言,即使我们明知社交网络平台在搜集并监控我们的关系数据,而只要网络中有一人离开平台,那么平台可能都无法建构完整的数据集,但我们谁都不愿意做那个离开平台的人。

这是否就注定是一个无法逆转的结局呢?作者认为也不尽然,其特别强调两种自由,即“掉线的自由”与“程序决策的自由”,前者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退出网络空间,而后者则保证我们所处的程式化进程仍然被掌握在自己而非其他平台手中。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正在引发人们越来越多的反思与重视。Frischmann和Selinger在该书中的论述或许略显另类,但却给予了我们不同的启发与更全面的视角。人工智能的未来图景尚未完全展开,究竟我们将走向何方,或许仍然只有在不断的对话与碰撞中才会逐渐明晰。

报道链接: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9-03/25/content_102937.htm



编辑:何易虹  / 审核:陈伟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