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都商报:从手艺几近失传到行销海内外一把油纸伞 一门老行当 走出寂寥雨巷 开出复苏之花
文:成都商报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9-03-25 2932

  一把散发着桐油香味的“分水油纸伞”,在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的“伞里”,卖价从几十元到数千元。有北京的游客慕名而来,“就想闻闻这个味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毕六福家,一年可以卖掉10万把伞。他从市场里感受到的是,“人们愿意在精神需求上花钱了。”

111.jpg

泸州“伞里”

  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钢骨布伞的面市,让传统油纸伞的市场全面失守。曾经家家户户做伞,有着400多年制伞传统的分水岭镇,一下子冷清下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全镇一年才能卖出1万把左右。镇上1952年就建立起来的伞厂,濒临倒闭。祖祖辈辈都做油纸伞的毕六福,被派到湖北学习制作钢骨布伞……

  如今,对于传统油纸伞市场的复苏,毕六福讲不出更多道理。“卖伞”的主要功臣,其实是儿子毕原绅小两口。

  自电子科大毕业后,毕原绅曾在成都做软件工程师,2009年决定回乡卖伞,从重学做伞开始,他和妻子重新定位油纸伞,采用现代生产、营销模式,开始了一条复苏油纸伞之路,如今已把油纸伞卖到了全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分水油纸伞产业简史

  大约400年前:

  分水岭镇制伞工艺的起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分水油纸伞厂年产约20万把伞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布伞面市,伞厂逐渐走向衰落

  2008年:

  分水油纸伞成为国家级非遗

  2015年以后:

  借助电商等手段,分水油纸伞开始行销海内外

  老行当

  从泸州主城区,到江阳区分水岭镇,大概半个多小时车程。分水岭镇董允坝,新建的“伞里”是吸引游客的要素。这片集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仿古社区,2018年4月才正式开街。叫“伞里”,其意是伞“居住”的地方。

  曾经辉煌/工艺传承400多年, 曾几乎家家户户都做伞

  分水岭镇有着400多年的传统制伞工艺,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这里几乎家家户户做伞。62岁的毕六福是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法定传承人。在他的记忆里,不到10岁就在家里帮忙做伞。

  一把泸州分水油纸伞,需要许多道工序,选材、锯筒、刨节、刮青、穿线、石印、上油等等。分水油纸伞几乎毫无遗漏地承袭了中国传统的制伞技艺,是完全保留着全手工制作工艺的油纸伞。

  1952年,分水岭镇便建起了泸县制伞生产合作社,这也是分水油纸伞厂的前身。毕六福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鼎盛时期,伞厂员工有六七百人,年产20万把左右。

  走向衰落 /被布伞“打败”,油纸伞工艺几近失传

  伞厂逐渐走向衰落,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布伞的面市,逐渐占领了油纸伞的市场。布伞的优势显而易见,轻便、耐用、价格便宜。

  分水油纸伞厂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为了求生,厂里专门成立了钢骨布伞车间。毕六福被派往湖北武汉学习,回厂后,负责钢骨布伞车间的设备维修。

  传承了几百年油纸伞制作的分水岭镇,做一把布伞并不是难事。但因为原材料均靠外地购买,布伞成本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快就败下阵来。苦撑了一年多后,分水伞厂的钢骨布伞最终还是停产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毕六福被选为伞厂厂长,“那时候厂子已经是一个烂摊子。”毕六福说,一年才生产几千把伞,工厂发不起工资,很多年轻人开始放弃这门手艺而外出打工。曾经家家户户做伞的分水岭镇一下子冷清下来,工厂已经濒临倒闭。油纸伞工艺几近失传。

  伞厂不得不寻求改制,2000年左右,伞厂发榜寻求承包,但没有人接手。毕六福最终承包了伞厂经营,但情况并没有好转,妻子陈元香从嫁到分水岭镇就开始做伞,那段时期不得不另谋出路,卖起了煤饼。伞厂周转不过来,有一段时间,毕六福还得靠妻子“接济”。

  转机出现 /成为国家级非遗,电子科大毕业生回乡卖伞

  转机一直要等到2006年才出现。分水油纸伞从泸州市级非遗,到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遗,毕六福也成为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

  当地政府加大了对这项珍贵技艺的保护和宣传,油纸伞也在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下,开始走出泸州,逐渐被更多人知晓。

  2009年,在成都一家公司做软件工程师的毕原绅决定回家帮父亲卖伞。毕原绅200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毕六福说,自己之前从未考虑过让儿子继续做伞,他努力供儿子读书,就是想让儿子走一条更好的路。

  但毕原绅喜欢做伞。从小耳濡目染,作为家中独子,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感。虽然小时候就会做伞,但回到家里后,毕原绅还是花了一年时间重新学习如何做好一把油纸伞,也是这一年,他对油纸伞的技艺和价值都有了新认识。

  毕原绅的理解是,油纸伞典雅美观,承载着传统文化,它已经不再只是一件生活用具,更成为一件装饰品、工艺品。

  新路子

  一个曾经濒临失传的老行当,如何重获新生?这里面,既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有这些制伞匠人对销售渠道和当代人审美品位的不断琢磨。回顾这门老行当的复苏之路,一把漂亮的“油纸伞”,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伞之柄——当地支持,大力推介扶持产业搭建平台

  有了对油纸伞的重新定位,毕原绅开始在营销上下工夫。分水油纸伞开始出现在各种相关展会上,媒体报道中,分水油纸伞逐渐得到了市场认可,“毕六福”也成为一张名片。

  但毕原绅更明确地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经济的发展让油纸伞有了“市场空间”。回家卖伞,他当年受到了泸州当地文管部门领导的“鼓励和劝说”。陈元香告诉记者,当时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来家里找他们谈过多次,要把油纸伞卖出去,需要年轻人的营销思维。

  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后,泸州开始不遗余力地推介分水油纸伞。江阳区文管所负责人张光琴告诉记者,在产业扶持、搭建平台、创新产品方面,市委市政府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很多工作。

  前不久,毕六福应中国国家博物馆邀请,参加中法建交55周年“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览。活动邀请了15位法国顶级手工艺大师和11位中国国家级手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和艺术名家参展。毕六福油纸伞厂送展的“龙凤呈祥”“梅花”“十里桃花”等3件油纸伞作品,均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张光琴说,如今很多国内国际的大机构,会主动邀请毕六福参展,分水油纸伞,已经成为泸州的重要名片。

  伞之骨——打开渠道,全国各地跑展会,电商为主年销10万把

  毕原绅的妻子周俊跟着他一起从成都回到了小镇上,她告诉记者,2009年刚回来的时候,油纸伞一年才卖出不到1万把,现在一年销售已经达到10万把。

  “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那时候全国各地跑展会。”周俊说,宣传和建立品牌,是第一步,然后是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订单、电商、发展销售代理,其中,电商是关键。“在这10万把伞里,50%以上依靠电商渠道,30%依靠代理销售,20%是一些大的订单。”

  毕原绅说,真正卖得好起来,是2015年以后,电商团队的成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电商渠道,他们也会拿到一些比较大的订单,一些企业、景区,在布置装饰,景观打造的时候,往往需要油纸伞,而这些订单,“往往就是几百把、几千把。”

  伞之面——适应时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服务细分市场

  订单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外观上进行设计,有时候,甚至按照客户要求,把伞做成方形。毕原绅说,事实上,电商销售是很好的市场导向,可以从数据中分析出哪些油纸伞受欢迎,从而在传统工艺下,做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油纸伞。

  毕六福介绍,以前的伞,主要是红色、黄色,现在有了更多的色彩和图案。

  在伞里的毕六福油纸伞博物馆展厅里,还放着多把日本和伞,这些和伞伞柄较长,色彩素雅。毕六福介绍,这些和伞就是日本发来的订单。如今,泸州的油纸伞已经在10多个国家及地区销售。毕六福印象深刻的是,在美国的一次展览活动中,一位华人拿着伞闻了又闻,然后激动地跟他说,那油纸伞上的桐油味儿,就是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因为市场需求的不同,毕原绅对油纸伞的市场需求也进行了细分,“一些装饰用的订单,和一些收藏用的纪念品,其产品品质和设计必然是不同的。”毕原绅说,如今高端的油纸伞卖得越来越好。

  望未来——“更多人来做伞,才能百花齐放”

  “伞里”也把油纸伞作为最重要的文创产品,融入到了旅游产业中,在这里,除了毕六福的油纸伞博物馆,还有许家的油纸伞销售展厅。几百米外的分水岭镇老街,又能看到沿街晾晒的油纸伞,当地很多人又开始了“重操旧业”。

  毕家的、许家的、杨家的……张光琴说,除了分水岭镇,目前泸州尧坝古镇也有做油纸伞的,这个传统工艺在沉寂多年后,又慢慢地开始了产业复苏。

  毕原绅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自己养活自己,才能活得更好,更有生命力。”在他的观点里,传统工艺,必须要适应市场,所以不得不推陈出新,不得不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35岁的毕原绅见过油纸伞的衰落时期,童年的记忆里,老街上空空荡荡的,萧条的油纸伞产业让他印象深刻,如今,看到这个产业复苏,他说自己有一种自豪感。

  “更多人来做伞,才能百花齐放。”毕原绅说,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趋势,他正在准备扩大毕家油纸伞的生产规模,建立更宽敞的工厂和传习所,不断开辟市场,推出更多产品以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这,是他勾画的未来。

 报道链接:http://e.chengdu.cn/html/2019-03/25/content_646190.htm



编辑:庄志东  / 审核:陈伟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