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科学报:郭沫若与电子科大校名的故事
文:中国科学报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9-06-05 8181

111.jpg

1988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经上级批准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由于之前的校名是郭沫若所题,所以学校师生都希望沿用“郭体”。

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无疑是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大事,而校名由谁来题写,同样是体现学校办校风格、历史变迁乃至发展理念的“门面工程”。为了圆满地完成这一“工程”,很多学校在其发展史上,演绎了很多生动的故事。

1955年,第二机械工业部拟筹建一所培养无线电工业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并呈报国务院请求审批。在这份请示报告中,这所大学最初的命名是“成都无线电技术学院”。后来,第二机械工业部在给学校颁发公章时,文为“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

1956年春,在第二机械工业部、高等教育部共同召开的学校第二次筹备委员会上,经讨论,筹委会副主任陈章、冯秉铨、周玉坤等认为,新校师生是由南京工学院通讯系、交通大学电讯系、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合并组成,而校名中的“无线电”不能涵盖有线电。因此,建议更名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与会者一致同意,并上报审批。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校名经上级批准后,高等教育部给学校颁发了一颗铜质、直径4厘米的圆形公章。当时,筹委会的同志们都希望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此事请示了中央办公厅,未果。紧接着,他们又去请第二机械工业部的领导题写。

此时,时任部长赵尔陆对他们说:“你们去找‘翰林院’的人写吧!”

于是,筹委会主任吴立人听取郭民邦老师的建议,去请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郭民邦持学校介绍信赴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室,一位女秘书接待了他。郭民邦说,为了鼓励全体师生向科学进军,希望郭老在百忙之中为学校题写校名。这位秘书立刻答应,并嘱咐他星期五下午去取。

按约定时间,郭民邦来到中国科学院,郭沫若在里屋埋头办公。秘书拿了一张印有中国科学院字样的红头信笺,上有毛笔书写的两行“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横排),其中第二排前面画了一小圈。秘书告诉他,郭老说用画了圈的(因为未画圈的那行,“成”字略小,而“院”字稍大)。

对于郭沫若题写的校名,筹委会的同志都很满意,于是赶紧寄往上海,制备教师和学生的校徽。

1956年7月中旬,第三次筹备委员会在成都召开并宣布结束筹备工作。7月15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公章正式启用。建校初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刊刊头也是用的郭沫若的题字。

1988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经上级批准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由于之前的校名是郭沫若所题,所以学校师生都希望沿用郭体。但是,郭沫若已在1978年去世。

因此,除了原有的“电”和“学”能用,其他几个字就得另想办法了,怎么办?曾担任电子科大报编辑部主任的梁夏柏回忆,他们一本本翻看郭沫若发表的书法书籍,特别是196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手书《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希望从中寻找到能够匹配的字。

经过仔细查找和选择,梁夏柏等人觉得郭老手书的毛主席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中的“字”的下面部分“子”,《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的“大”字比较美观,便临摹了下来。

但是,怎么也找不到“科”和“技”字。于是,梁夏柏等人就选择了《卜算子·咏梅》中“犹有花枝俏”中的“枝”,将“木”字旁修改为提手旁。而“科”字则取自郭先生题字的《中国科学》。

就这样,终于找齐了“电子科技大学”这六个郭体版的校名字体,并一直使用到现在。

报道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6/346583.shtm



编辑:何易虹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王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