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罗梓源:我能为祖国做什么?
——2018年度成电杰出学生系列报道(9)
文:卿晗 学生记者团 李成鹏 王璐瑶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07-14 8381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长久以来,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四年前,当罗梓源第一次踏入成电校园时,就将“解决电子信息领域重大问题”视为自己和自己这一代人的责任。而在电子科技大学,他完成了逐梦的第一步。

  “见得一件事应该做,就去做,就去做到底,以坚忍卓绝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百折不回。”罗梓源最喜欢朱光潜先生的这段话,他也是这样做的。大学期间,他参加竞赛、潜心科研、投身公益,将每件事情都做到了极致。成为一位对祖国有用的科研工作者是他此生追求的梦想。“成电杰出学生”称号是对他大学生活的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罗梓源-2.jpg

不怕失败:获得数学建模特等奖提名

  实际上,罗梓源的大学生活并非一开始就一帆风顺,他曾也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在大一上期《微积分》的期中考试中,罗梓源就被同高中相比全然不同的考试形式和内容打了个“措手不及”,成绩很不理想。

  这对从小成绩名列前茅的罗梓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迅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最终在期末考试时达到了自己的要求。罗梓源常常告诉自己:“失败并不可怕,要勇敢站起来。”

  大三时,罗梓源和队友准备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之路总是充满坎坷,校赛时,他们“意外”收获了一个三等奖。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罗梓源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气馁,反而越战越勇。通过不断地做训练题、及时地和老师沟通、阅读优秀论文,他们慢慢找到了方向。

  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时,经过综合考虑,他们大胆地选择了之前没有尝试过的E题。通过三天三夜的鏖战,回报他们的是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奖,更令人惊喜的他们获得了特等奖提名奖。

【07-信通】生活照-罗梓源.jpg

挑战自我:用学科竞赛充实校园生活

  除了美赛F奖,罗梓源还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17次。

  在罗梓源看来,只学好专业课是不够的,自己应该学以致用,在课程学习之余做一些其它事情。成电校园里大大小小的竞赛深深地吸引着他。“一开始受到室友的影响,我加入了信通科协,而第一次电子设计比赛的成功,便给了我更多的信心和参与竞赛与项目的勇气。”罗梓源说。

  信心和勇气的背后是不懈的坚持和付出。罗梓源第一次参加“盟升杯”电子设计大赛时,还没有编程能力和硬件基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罗梓源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泡在图书馆自学单片机和C语言知识。由于当时没有电脑,他和团队成员只能在众创空间的电脑上反复编写程序。

  回忆起那段“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罗梓源感慨道:“虽然很辛苦,但也能看到自己的梦想逐渐清晰。”凭着满腔热情和不懈努力,他们顺利做出了自己的作品,取得了该赛事一等奖的佳绩。这次竞赛的成功在罗梓源心中种下了对学科竞赛的灵感之果,在之后的大学生活里,他参加了更多的竞赛,为自己大学的履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796129b03a6f3dcb87a200cbdebf3a30.jpg

怀揣梦想:常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

  在参加成电杰出学生答辩时,罗梓源的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评价他说:“最难能可贵的是,罗梓源同学一直有一颗报国心,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

  罗梓源从小就喜欢看火箭发射,每一次点火起飞都会让他热血沸腾,充满为祖国的自豪感。腾飞的火箭离不开背后兢兢业业的科研工作者,于是,罗梓源立志自己长大后能成为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

  如果说学科竞赛代表了罗梓源在已学的领域做到极致的态度,那么科研便是他在融会贯通已学知识后,向未知的领域勇敢迈出的脚步。都说“从一到一百易,从零到一难”,罗梓源却说:“比起对已有知识的应用,我更喜欢去开拓创新,领略未曾见过的风景”。

  于是他选择了科研这条“从零到一”的道路。其实,许多人小时候都曾想过要做科学家来报效祖国,但长大后真正投身于此的却不多。罗梓源却始终坚守自己的梦想,希望将自己所学投身于科研,投身于报效祖国的承诺中。

  他始终记得陆军院士说的:“不要问中国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中国做了什么。”罗梓源想做的,就是在国防电子信息领域这个“主战场”,作出自己的贡献。

厚积薄发:自得其乐“慢工出细活”

  然而科研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慢工出细活”。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形成的思维模式、在《数学园地》上发表的小论文、在各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挑战性课程上的刻苦钻研、带领团队研发“盲人智能避障拐杖”等等,都为罗梓源科研之路的厚积薄发打下了基础。

  在参加挑战班的日子里,有时甚至需要几天内完成一个课程项目,顶着巨大的压力,罗梓源和队友们却乐在其中。

  “由于课设的题目是语音信号处理,免不了要自己录音做实验,我经常大半夜发出‘a、o、e’的声音,有时候又吟诗。倒是把室友们吓得不轻。”罗梓源笑道,“虽然这门课程很具有挑战性,但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它反而变得有趣又可爱了。”

  选择了科研,便注定要放弃很多。大三暑假,罗梓源成功入选加拿大“Mitacs”全额资助科研实习项目——这个全国仅125人入选的项目,也是一个难得的出国项目。但在当时,罗梓源正在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邓勇教授的课题组做项目,项目正在攻坚期。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和导师的期望,罗梓源放弃了去加拿大的机会。最终,他的成果受到邓勇教授的高度赞赏,相关一作论文正被SCI一区期刊审稿。

  在罗梓源长期的努力下,不论是他的科研素养还是科研水平,都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陆军院士的青睐,成为陆军院士在成电招收的第一位研究生。

  担国家重任,矢志不渝;怀中华豪情,勇攀高峰。电子科技大学建校的初衷时刻激励罗梓源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他将攀上科研的高峰,完成儿时的梦。

罗梓源-3.jpg

公益达人:相信“爱心之火,可以燎原”

  在加入“唐立新”团队后,罗梓源进入了“成电菁英”公益组织,并担任了主要负责人,开启了他的公益之路。罗梓源每周带领团队成员去往“爱慧·启智星”特殊儿童关爱中心开展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用耐心与爱心浇灌这些小孩子们的心田。“当我看到那些孩子们脸上露出羞涩而纯真的笑容时,我就觉得无论之前的准备有多么辛苦都是值得的,而当那些孩子们的家长向我们连连道谢时,我真正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感。”罗梓源说。

  作为团队代表之一,罗梓源参与成都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办的“百日红·创新坊”文明礼仪实践季活动,他们的公益项目荣获一等奖,获得8000元的落地资金,团队获“实践品牌项目奖”,罗梓源个人获“实践青年提名奖”。

  作为学校代表团的成员之一,他和团队上到井冈山,参与“井冈情·中国梦”暑期实践活动,在那里,罗梓源不仅切身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英雄主义,还实地考察,将VR技术与井冈山文化紧密结合,利用现行最热门的技术传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精神,使革命老区焕发出了别样的活力,也让人们,特别是现在的年青一代更加生动地了解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


  人物名片:罗梓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5级本科生。综合成绩94.15,排名1/243,GPA3.97。曾获国家奖学金两次、唐立新奖学金一次,在校期间累计获得奖学金6万余元;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两篇SCI一区一作在审;荣获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奖,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累计获奖17次;参与“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担任“成电菁英”公益组负责人,获2018年“百日红·创新坊”公益项目路演一等奖。毕业后,将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继续深造。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