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金秋十月,新中国将迎来七十华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中心开设《爱国情 奋斗者》栏目,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讲述70年来特别是建校63年来,成电人胸怀祖国、实干创业,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建设和学校发展的追梦故事,展现成电人矢志报国、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励全体成电人在新时代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人物名片:廖品霖,四川成都人,出生于1936年。1956年就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五系(电子器件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0年起筹建我校激光技术专业并先后任该专业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72年至1983年担任电子部“723机”光纤通信系统项目总体组成员, 1982年起先后任外事处处长、校办主任、“211工程”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等,为我校“211工程”建设、建立宽带光纤传输及通信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外事工作、创建和发展激光技术专业等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长期从事电子管、微波技术、激光技术和光纤通信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相关科研成果获得机电部、电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国家发明四等奖一项,国防科工委光华奖励基金奖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0年7月,成电五系(电子器件系)激光研究班全体师生合影(前排右四为廖品霖)
廖品霖住在沙河校区东院,他性格随和、幽默,笑口常开,特别有亲和力,和谁都自来熟。按照约好的时间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他家中,只见茶几上是他早早准备好的一摞珍贵的资料、老张片。透过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他那追光逐梦,为学校发展殚精竭虑的形象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出乎意料,他和我们一开始聊的时候,一向开朗乐观的他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显得心情十分沉重,因为每一次打开旧中国那多灾多难的记忆都是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口。话题就从他的童年聊起。他说,之所以要给年轻人讲这些,是要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他们那一代人出生于那个时代,经历过苦难,才懂得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才会有那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随着老人沉痛的回忆,我们也沉浸到深深的悲痛中。
从一颗炸弹眼皮下死里逃生
1936年,廖品霖在成都出生。现在的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但是在那个年代,四川军阀残余势力割据,土匪横行。廖品霖祖父的兄弟在军阀混战中被杀害,后来祖父又被土匪绑架杀害。这些惨痛的回忆像一道刺目的强光撕开了尘封的岁月。
抗战爆发后,成都也遭到日军轰炸,“我祖母的屋子里掉下来一个炸弹,幸运的是没有爆炸,全家人得以死里逃生,于是赶紧搬家。可是天下之大,哪里又有一块安身之地呢,天天跑警报,预备警报、紧急警报交替不断,加上内忧外患,国民党又不管,强征暴敛,局势动荡不安。”廖品霖的两个叔父被强征修建机场,在爆发的霍乱疾病中相继离世。
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金圆券”大量贬值, 买一件东西都得用一捆一捆的钱。解放前夕,国民党余孽困兽犹斗,在溃败之前准备屠杀抓到的地下党、革命志士。有一个星期天,国民党把囚禁的几十个地下党押运出来。街上人满为患,其中有一个趁乱跑了出来,就躲在了廖品霖家里。这是一次关乎生死的冒险,一旦被国民党发现,廖家也难逃劫难,但是廖品霖的父亲毅然决定保护这名地下党员。
巧的是,因为廖品霖家在街口,国民党指挥搜捕的首脑也坐镇他家指挥搜捕。正是应了那句话“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在廖品霖一家人的掩护下,那个地下党员在廖品霖家中藏了两天之后最终成功脱险。说到这里,廖老显得很自豪。那时,他就意识到,只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1950年2月,他考上了成都石室中学。面试老师的一个问题让廖品霖记忆犹新:“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廖品霖的回答也简单干脆:“为了强国!”这是一个饱受了时代动荡颠簸的年轻人发出的呐喊!坚定了这样的信念,他从小就积极追求进步,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虔诚信仰。1950年4月,刚上初中的廖品霖就加入了少年儿童队;两年之后,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5年,还在读中学的廖品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就为了心中崇高的信仰而奋斗,指引着他一生的航程。
1956年,高中毕业的廖品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原因很简单,就是要为国防现代化做贡献。来到成电,廖品霖被分配到五系(电子器件系),梦想的种子到了合适的土壤里,很容易会生根发芽。在匮乏的物质条件下,他和同学们学习热情丝毫不减,边学习、边劳动,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于奉献。
那束美丽的激光化作梦想的翅膀
1960年,廖品霖毕业留校,被分到503教研室(超高频管)任支部书记,后来又抽调501教研室(电子管)。当时研究的主流是电子管,晶体管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事物还没有被大家认识到其发展潜力。但是廖品霖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晶体管未来的前途。
在没有学过晶体管的情况下,廖品霖自学相关知识,联系了顾德仁教授,两人合作开设了相关课程:“顾老给教师开,我给学生讲,当时绝大部分都是讲电子管的,很少有讲晶体管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晶体管领域的“小白”,要给学生讲清楚肯定先要自己搞清楚。在向顾德仁老师学习的同时,他自己在晚上刻苦钻研,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密筹备,1964年廖品霖就开始给一系、二系教授这门课程了。
廖品霖紧跟科研前沿。1960年7月8日,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红宝石激光器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人们便可获得性质和电磁波相似、单色性好、方向性强、频率稳定的相干光源。研究现代化光通信的时代也从此开始。当时,廖品霖正在下放干校劳动。1970年,曾任学校党委书记的蒋崇璟通知廖品霖,让他参与一项半导体项目中的关键设备——电子束曝光机的研发,廖品霖由此调到了708厂,进一步展露学术才华。
这期间,廖品霖和刘锦德、周锡龄、郑家祥等计算机、电子测量领域优秀的老师共事。有一天晚上去图书馆看资料,他看到美国人做出了激光。在了解其基本原理之后,廖品霖对这个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立即联合王瑞丰、曾昭信等四五个志同道合的老师于1970年底开始研究气体激光器,1971年初成功做出了He-Ne和CO2激光器。
这极大地鼓舞了廖品霖的信心,开始着手策划激光专业的创立事宜。可是要创办一个专业谈何容易?国内没有现成的教材,那就自己编写教材,就这样《激光原理》、《激光技术》、《激光通讯》等教材应运而生。有了教材还得有师资怎么办?这难不倒廖品霖,他想了个办法在全国范围搞师资培训,1973年开办了全国激光的师修班,廖品霖多方奔走,前后聚集校内外70多个教师来到了激光专业。
教材有了,技术有了,老师也有了,实验室发动大家自己改造。设备怎么办?几百万的设备花费是不可能通过自己的个人力量弥补的。廖品霖进京到多个部门请求支持,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四川省科委、成都市科委分别拨款,特别是“723”科研项目的大头经费支撑,解决了专业初设的经费问题。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廖品霖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在1972年,成电第一届激光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了。第一届学生仅招了30人,却开创了激光专业之先河。当时国内有这个专业的学校也仅有五所:北大、清华、复旦、上交、成电。成电的激光学科作为后起之秀迎头赶上,发展到了国内前沿。
在创办激光专业的同时,廖品霖又把目光落在了光纤通信上。微波通信受到频率的限制,通信容量十分有限。激光大气通信受到空气衰减和障碍物阻碍应用困难,而光纤通信则作为当时世界的前沿,国外刚起步,国内研究则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但光纤通信面临衰减大、半导体激光器需要低温运作等多项技术难关。七十年代初,国家通信干线20年规划大会召开,当时的主流方向是毫米波通信。
廖品霖想通过邮电部发声,联合了福建物质结构所和清华大学提出了初步的光纤通信方案,在大会上发言。结果得到了评委“好高骛远,不求实际”的评价,专家组直接“枪毙”了廖品霖等人起草的方案,认为光纤衰减大、设备笨重等问题难以解决。“光纤衰减大,半导体激光器不成熟,这是从来没有的,但是没有的东西,我们可以干出来嘛,等二十年后我们再看吧。”这是不服输的廖品霖面对权威质疑时的答复。
廖品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想方设法和有关方面进行汇报沟通。幸运的是,1971年,廖品霖通过电子部科技司的朋友引荐,联合清华大学和福建物质研究所,将联合研究方案汇报给了当时的四机部部长王铮。王铮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当即拍板,给予每年500万元的专项科研经费,于是“723光纤通讯研究项目”正式立项。算上成电、清华、福建物质结构所,三所机构在光纤通讯领域起跑,开始填补国内的空白局面。
廖品霖和同行们没有辜负期望,光纤通讯的研究不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成果,而且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推动了国内光纤通信的研究和发展。可以说这个项目的实施对成电乃至对整个中国的光纤通信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国家计委、科委、国家教委预备设立一批国家通信重点实验室。评选前夕,廖品霖找到林为干院士,陈情光纤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性、必要性,成功争取到了林为干院士的支持。廖品霖和李乐民、唐明光老师一起经过多方努力和争取,由于成电起步最早实力又强,在和北大、上海交大等高校的竞争中,成电的光纤通信脱颖而出、力压群雄,1986年,宽带光纤传输及通信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最终花落成电,在当时传为佳话。这个实验室也是学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廖品霖(前排右一)与国外专家合影
走出去,海纳百川看世界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对外交流、留学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1982年初,当时廖品霖正在哈工大出差忙着编写激光领域的教材。此时组织部部长冉照须打来电话,告知学校决定廖品霖担任外办主任。“我不是李鸿章,搞不了洋务”这个回复让冉照须啼笑皆非。其实,廖品霖是不想在专业教学和科研上分心,而非直接撂挑子。但是当时冉坚持党组织的决定,并且看中了他的才能,决心让他回校。僵持之下,双方都做了折中:廖品霖同意任外事办主任,同时继续搞自己的教学和科研项目,实行双肩挑。回校之后,先在省党校外事干部学习班学习了半年,1982年,廖品霖正式开始任外事办主任,后又任外事处处长,一直坚持干了九年。
干一行就爱一行,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学校的外事工作上,希望学校能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出国门,开阔眼界。当时成电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公派留学的名额少之又少,一年只有几个名额。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学校师生的外语水平也普遍偏低。廖品霖主导成立外语培训中心,引进外教,通过课堂教学、交流讲座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外语培训。1982年学校争取到500万美元的世界银行贷款,后来又追加到800万美元。这些钱怎么用?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在外事处统一协调下,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设备,成立了微波中心、计算中心和材料分析中心,在硬件上走到了全国高校前列。同时,学校利用联合国工发组织无偿捐助的60万美元建立了微机所,开发了微机软硬件设施,刘锦德、李智渊、周明天、熊光泽等也因此成为了微机所和学校教学科研的佼佼者。外事处协调下的“三心一所”的建立、国外先进设备的引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电也因此引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建立起了一个好的环境,但是人才是根本,廖品霖当然清楚这一点。教育部给的留学名额少,那就去其他部门争取,廖品霖从科技部、电子工业部、机电部、四川省政府争取公派留学名额,从世界银行的贷款里挤出一部分资助留学,通过校际交流来争取奖学金……种种措施初步改善了学校前期封闭办学的境况,学校每年的留学人数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仅1989年就派出了45人出国留学。整个八十年代,在廖品霖的不懈努力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有300余人次出国留学。160多名教师参加了110余次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同时组织40余人次赴国外大学进行讲学和合作交流,组织30多个团、250余人次对国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管理进行考察学习。这些人学成归国,大多成了成电建设、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如陈星弼、李乐民、刘锦德、肖先赐、周明天、陈艾、李宏福、龚耀寰等等,他们在自己的专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与在国外拓展视野、学习先进技术是分不开的。
做到了“走出去”,自然少不了“引进来”,外事处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必定是全方位的,廖品霖也知道这一点。外事处通过短期讲学和讲座等形式请来了200余名国外知名高校的著名学者。他们来自耶鲁、加州理工、伯克利、麻省理工等,这些人为成电带来了国际前沿的学科信息,指导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没有条件出国的师生打开了一扇国际化的窗口,也给学校的学术氛围、育人环境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
他常说:“做管理不是做官老爷,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相反做管理工作应该是主动服务、服务于教学科研、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做管理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有远见、有创新、有实干,才是好的管理者。”在这期间廖品霖的科研工作并没有落下,相反,他的科研成果获得了机电部、电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国家发明四等奖一项,国防科工委光华奖励基金奖等。另外在教学工作上他也颇有建树,1986年编译出版了56万字的《光学和激光遥感》,编写了《激光通讯》、《激光技术》等书籍,指导多名研究生,真正做到了行政和教学科研双肩挑。
呕心沥血的“廖二一”
1991年,廖品霖调任学校办公室主任、“211工程”办主任、校长助理。当时学校提出了重中之重“211工程”的建设,即争取成电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这关乎学校未来的发展,关乎成电先辈们的心血。“211工程”的建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一项浩瀚的工程,学校为此成立专门的机构也可见其重要性。
采访时,廖品霖拿出了当年的申报材料,各种各样的材料、申报表、项目建设计划表……摞起来厚厚的一沓,大概是十几本申报材料。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方调研,又要统筹全局,对学校的方方面面了解的清清楚楚。廖品霖带领“211工程”办的全体成员和相关部门领导及各学院负责人细致入微地进行工作,克服了极大的困难。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没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整天写规划、改文件。”成电虽然有过硬的教学科研学术实力,但是学校整体“穷”,科研经费匮乏、设备老旧跟不上,基建长期没有投入。而且一个部委和行业高校只能有一所高校进入“211工程”,成电要和西电、北邮等实力强劲的兄弟高校竞争。廖品霖在组织筹备“211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四处奔走: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委、电子工业部都布满了他的身影。以至于这些上级部门的领导都记住了廖品霖,戏称他为“廖二一”。从此,“廖二一”这个外号就叫开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全校党政领导和师生的努力奋斗,1994年在国内高校中成电最先一批通过预备立项,1997年成电正式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名单。廖品霖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经此一役他的身体大不如前,甚至因为在北京出差生病发高烧连续坚持工作一个月而导致视力、听力出现了不可逆的损伤,但是他的努力让成电抓住了绝佳的发展机遇,为后来进入“985”工程奠定了基础,甚至可以说没有当年的“211”就没有后来的“985”。
身体损伤的烙印直到今天也可以看到,看到他的视力听力明显下降,后辈应该时刻铭记引以为豪的成电正是许许多多的老一辈成电人用汗水和心血浇注起来的。“廖二一”这样一个外号,正是廖品霖当年四处奔波为“211工程”建设马不停蹄的写照,是老师同学们对他的认可的体现。成电进入名单的第二年廖品霖就退休了,退休后仍主持学校“211工程”建设工作,直至2002年“九五”验收结束。即便如此,廖品霖也依然没有闲下来。成电讲师团里就有他活跃的身影,每次新生开学廖品霖都会去给那些年轻的新一辈成电人讲讲成电以前的故事。
他常说:“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留成电从教是组织上的安排,但在成电扎根、从教几十年是自己的选择,把成电作为自己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平台,我与成电学子同呼吸共命运,谋发展,像大树的根一样,深扎下去,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不怕艰难险阻,尽心尽力在每一个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情,成电永远是我的家。”
他寄语年轻人:“今天的物质社会里,一定要注重精神追求,心里有信念,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国家、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你们一定会比我们做的更好。我们这辈人走过来了,我觉得人身后都是一堆黄土,唯有信念不朽,不管你做大官、做元帅,都是一样的。作为成电的建设者和见证者,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希望学弟学妹们面对机会要抓住,面对挑战要有信念,未来国家的强大就靠你们年轻一辈了。”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