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助力教育扶贫事业与岑巩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增强孩子们的环保与卫生意识,7月17日,电子科技大学织梦支教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大有镇中心小学开设了全新的课程——环保与垃圾分类。
“同学们好啊,我是大家的环保与垃圾分类老师!”
“那不就是垃圾老师吗?……”
“是啊,谁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垃圾有哪些类别吗?”
就这样,伴随着笑声,织梦支教队的队员们开始了环保与垃圾分类的课程教学。
正式讲解垃圾分类之前,队员先让孩子们看了一个卡通宣传片,让他们与熟悉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当他们听到“大头儿子”说:“如果不垃圾分类,地球就会变为垃圾球”时,有个孩子问:“老师,地球真的会变为垃圾球吗?”“会啊,所以老师现在教你们垃圾分类!”接下来,织梦队员一一讲解了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分什么等有关知识。
在讲解完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后,织梦队员们将环保课与绘画课相结合,环保老师与绘画老师一同上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做手抄报,每个小朋友都各显神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为了让小朋友们把学到的分类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织梦队员们设计了一个积分小游戏,游戏前,队员准备好了模拟垃圾桶的纸箱,将生活中的常见垃圾写在小卡片上;此外,将小朋友们分成6组,每组分3-4张小卡片,小组讨论后派一名代表将它们投放到垃圾桶里,投放成功的小组就可以获得积分,几轮游戏后,积分最高的小组就可以获得奖励。
在游戏过程中,小朋友们强化了知识、收获了奖励、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懂得了团队合作的可贵。
“不是只有上海等大城市才可以进行垃圾分类,大山深处的环保与卫生知识同样十分重要。”回忆起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时,织梦支教队的队员这样说。
在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的今天,环保等“软方面”同样也得跟上。织梦通过寓教于乐的环保课程使孩子们逐渐掌握起环保与垃圾分类的知识,也使他们的环保意识大大提升。孩子有了环保意识,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家长,进而使当地的卫生状况大大改善。
“点燃希望,织就梦想。”青年人要有青年人的使命,成电人更要有成电人的担当。追随党的脚步,响应时代号召,落实最新政策,奉行“支教+”的织梦支教队一直在行动。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王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