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社会科学网: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不同维度和评价
文:王让新 李弦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9-07-24 2469

  【编者按】7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刊发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让新教授和李弦老师撰写的文章,题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不同维度和评价》。全文如下:

QQ截图20190724100556.jpg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呈现出了不同的维度,也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成果,但总体上来看,这些不同维度的研究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即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是指什么。

  第一种回答: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是指“在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这就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第一个维度。这种对于“物”的理解也构成了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主要的理解方式,它与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理解也高度一致,即“物”首先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里的客观实在性不仅指我们能够直接“看到”的,还经常指涉我们直接“看不到”的规律性存在,譬如马克思经常论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等。进一步来看,无论是对于外在“物”的直接肯定,还是对于外在规律的探索,其哲学基础都是主客二分的“客体优先性”。换言之,在主客二元的结构中,“在人之外”的“客体”始终居于第一性的位置,这也构成了我们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础性维度。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理解方式的弊端日渐显露,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这种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实际上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前提的,辩证唯物主义应该“包含”历史唯物主义,但我们同时又把它们看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板块”,这就导致了“包含关系”与“并列关系”的逻辑矛盾。其二,当我们仅仅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为“在人之外”时,也容易陷入马克思所批判的直观的或者朴素的唯物主义。其三,按照马克思的本意来看,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更多的还是一种“社会物”,而非“与人无关”的“自然物”,正是面对这些理论难题,也涌现出了一些不同的理解方式。

  第二种回答: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是指作为人的活动结果的物,或者就是指人的活动本身,这里的“活动”就是指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为人的活动结果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的。当我们仅仅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为一种“在人之外”的“自然物”时,会面临着诸多质疑,而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旨趣来看,历史唯物主义更多地是在探讨“社会物”,即作为人的活动结果的“物”,明确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为人的活动本身,即前文所提到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等。关于“实践活动”,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有学者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也有学者把“实践”理解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当然,在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来看,更多的学者还把这种实践活动理解为“物质生产活动”,这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为人的活动结果的“物”,还是把它作为人的活动本身,都已经是不同于前一点的理解方式,这也构成了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个重要维度。

  第三种回答: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是指一种客观性的社会关系。当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为实体性的物质存在或物质生产活动时,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当我们把这种“物”理解为一种“关系”时,则多多少少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可以知道,马克思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表面上来看,商品、货币、资本是最典型的“物”,这种物既是指实体性的物质存在,又是指具体性的物质生产活动,但从其深层本质来看,这些“物”的本质恰好是一种客观性的社会关系。当然,这种“客观性的社会关系”在其本质上已经是一种抽象了。总体上来看,把“物”理解为一种客观性的社会关系,也构成了我们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三个重要维度。

  上述三个维度的研究,其哲学基础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为“在人之外”的客观实在时,其哲学基础是主客二分的“客体优先性”;当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为人的活动结果或人的活动本身时,其哲学基础是主客统一的能动性哲学;当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为一种客观性的社会关系时,其哲学基础已经是主体间性的哲学了。我们也看到,同样是在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维度的研究,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深耕”。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解读更加全面,必然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方式。第二,这三种理解方式与宏观思想史的演变密不可分,体现了中西交融的视野,上文所提到的哲学基础的变更,实际上就是以宏观思想史的演变为根基的。第三,之所以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实际上是与我国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上述三种理解方式其实是可以更加全面的。首先,正因为上述三种理解方式的哲学基础不一样,因此它们之间的沟通也是比较困难的。面对这种困难,以一种“整体性”的视野来观照历史唯物主义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其次,当我们仅仅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理解为“在人之外”的客观实在、理解为人的活动结果或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一种客观性的社会关系时,其实还需要进一步阐明客观实在、人的活动结果或人的活动本身、客观性的社会关系指的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它在当前又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再次,上述三种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不同理解更多的还是一种学术层面的分析,哲学要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照入”时代。因此,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来看,我们当前最大的现实就是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而且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抽象的研究,只有更加贴近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才能真正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

  

  报道链接:http://www.cssn.cn/zhx/zx_zxrd/201907/t20190723_4937777.shtml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