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9月18日,信通学院本科第七党支部与“1+1”共建支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党支部联合开展以“传承两弹精神,继往开来新时代”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微太中心第三党支部书记成彬彬,学院本科第七党支部与微太中心第三党支部代表参加活动。
同学们与研究所的党员们一同学习了“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中国的596工程”,了解到了596工程成立的背景。在面临核讹诈等险恶局势下,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尽全力为在我国原子能事业中彻底实行自力更生的方针而奋斗,并摆脱依赖专家的固有思想。从接受热核武器原理预先工作的任务,到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建成,再到原子弹爆炸成功,革命前辈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邓稼先说,“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这件事很有意义,做好了这件事我的人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死了也值了。”于敏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可以欣慰了。”几位两弹元勋的话令同志们深深为之感动。这一颗颗赤诚的报国之心,仿佛在呼唤着新时代的爱国青年接过这份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接续奋斗。
接着,党员同志们通过观看央视频道播出的《朱光亚》纪录片,学习了两弹元勋功臣朱光亚院士的先进事迹。朱光亚院士以优异的成绩被导师选中出国留学,在国外积极研究核动能知识。在攻克又一个学术难点的同时,他也担任着中西部地区留美学生工作会会长一职。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激发了朱光亚回国建设祖国的决心,他响应祖国的号召,成为第一批回国海外学子,并在国家最需要建设与发展的时期发表了《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言辞恳切,让今日的许多科研院士在当时纷纷做出了回国投身到建设祖国事业中的选择。朱光亚的人生从35岁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国家与人民奉献了他的一生,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中,他被称为“遥远苍穹中最亮的星”。
最后,在场同志们就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发扬两弹精神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他们心中的感受。
王天资表示:“朱光亚先生一生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战争,心中仍然饱含着对国家与人民的热爱,这也是他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祖国核事业发展的原因,是他的号召感动了无数爱国学子回国建设,也是他的坚持才诞生了国家独立研发的原子弹,他为国家铸造了国防基石,挺起了人民的脊梁。作为当代爱国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革命前辈们报效祖国的决心,也要增强自己的实力,在任何诱惑面前都能坚定自己的信仰,并向身边的同学朋友们宣传爱国思想,为建设和谐社会与强大祖国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履行自己的誓言。”
“在今天的党日活动中,我观看了两弹一星功勋朱光亚的纪录片,感触颇深。可以说,‘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热爱祖国。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鼓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回国投入新中国建设;因为无私,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义无反顾地奉献在国家的核事业中,在苏联人撕毁条约后和其他同事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最终我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而朱光亚在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精神值得我们青年人学习。”张栩铭谈到。
杨型福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朱光亚老先生的一生,正是这句诗的真实写照。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在面临抉择之时,朱先生不顾自身得失荣辱,更不计个人名利前途,舍小我,为大家,为新中国核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在面对选择时,我们当代的青年人也要学习朱光亚先生的那份立志高远,学习那份戒骄戒躁,在追求名利的同时也要不忘初心,不完全为名利所累,为自己守得一份理想和一份远见。”
编辑:庄志东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